239.东边不亮西边亮(2/3)
话又说回来了,陈大人也是读书人出身,自当知晓皇位传承的礼法与规则。古往今来,都遵从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而老秦王周公元翎,即是先皇长子、又是家中长兄;从祖宗礼法来说,先王驾崩、理应是嫡长子秦王一脉继位,断无废长立幼之理!”中年男子的这一番话,将陈士杰的思绪、又拉扯到了当年的一桩悬案当中。有关于老秦王与天佑帝这档子事,直到现在,也没人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皆因为当年先王驾崩之时、秦王正在与西疆人浴血奋战,并没来得及见父皇最后一面;当他携大胜之势,班师回朝之后;陛下三子元庆,已然登基坐殿、称孤道寡了!
虽然事后看来、一应的人证物证,全都表明先王就是在弥留之际、将皇位传给了周元庆;可当时秦王毕竟不在京城,周元庆想要做任何事、也都有着充足的时间与能力!
比如矫诏。
其实,这种事就如同两口子过日子一般;只要一方心底产生了怀疑;那么这个怀疑,就永远都不会彻底消除。
此人把话题引到这里,才总算是进入了正题。此时他的来意也十分清晰,正如陈士杰所料一般,就是为了劝降而来!
陈士杰沉默了半晌,沙哑着嗓子、只说出了一句外强中干的话来:
“话嘛……倒也的确有您这么一说,只不过尊驾却选错了对象。陈某人虽然久御洛京,但终究也只不过是个区区三品知府而已…有关天家之事,在下万万不敢置喙”
陈士杰的话虽然没有明说,却已然暗中向对方表明了心迹。至少周元庆头上那个华禹正统的名份,已然在他的心目当中,打上了一个问号。
其实,陈士杰打心里想要接受这个说法;因为拨乱反正、总比叛国投敌来的更加好听一些……
此人花费这么大一番功夫劝降,却并没有对陈士杰做出任何许诺,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陈士杰年事已高、余日不多、官路也算是走到头了。而且就算秦军许给他的官职再高、也绝不会比一个洛京知府来的更加实惠;就算许给他的银子再多、如今的陈士杰已然志不在此、也就毫无诱惑力可言。
所以此人选定的主攻方向,便直接放在了陈士杰最看重的名声之上。经过他的一番启发与诱导、陈士杰的心里、也隐隐生出了一种奇怪的念头来
眼下如果自己率军死守洛京,那么不出十日,繁花似锦的古都洛京,也同样会如同三门湾一般、在秦军的攻城器械的轰击之下、最终沦为一片废土瓦砾。
皆时,自己的确是死战报国、忠义千秋;但明眼人一想,也根本不难找出其中的破绽。因为洛阳城的失守,与城防、军械、粮草、兵丁的巨额亏空,都有着直接关系。
彼时东窗事发,那么自己也会瞬间从一个绝世清流、变为一个虚伪贪婪的小人。无论秦燕之战最终鹿死谁手,他陈士杰的名字,都必然会被钉在北燕王朝的耻辱柱上、被后世子孙唾骂耻笑……
可如果自己大开城门,放秦军入主洛京之后;自己便立刻辞官不做、带着万贯家财远遁南康,就此过上富贵的隐居生活。如此一来,结果也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他可以旧事重提、全面否定周元庆承袭北燕正统的资格,从此占上匡扶天家正统的臣子大义,于名节无损。
其次,这座“驴粪蛋表面光”的洛京城、也不会遭受战火的洗礼,那些豆腐渣工程,也自然不会大白于天下。皆时,他已然打着“忠臣不事二主”的名义隐退、既保留了清白之身,也可以将这个棘手的烂摊子、神不知鬼不觉地交给下一任洛京知府。
最后,他还可以在南康著书立传、详细写出北燕官场的黑暗与腐朽、并将自己甘受背主污名、也要保全洛京城数十万百姓的仁义之举、彻底大白于天下……
如此看来,也怪不得费昱那个莽夫,会着了他们的道!此人手段的确高明,对洛京城更是志在必得!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给自己铺台阶、递门槛,怂恿自己迈出那石破天惊的一大步……
眼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