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当知青那几年》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我当知青那几年 () >> 107询问母亲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59816/

107询问母亲(1/3)

孙泉源的母亲是个识字不多,文化不深的女人。她像绝大多数母亲一样,不奸不猾,有颗善良的心。她视孩子如命。因为自身能力问题,她不能有很多时髦先进的东西教给孩子们,遇事儿也不可能给孩子们讲出许多道理。她像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天然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爱民族、爱生活。还是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她也不可能把爱党、爱国、爱人民、爱民族、爱生活的思想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给孩子们听。但在实际生活中,她给孩子们做了表率,做了榜样。

尽管文化不深,教育孩子她还是有她自己的那一套。她百般呵护孩子,她的孩子却是散养的。或许她是没有圈养孩子的能力,或许她是想让孩子早些认识生活。或许就是因为这做,她才得到孩子们高看了?她是孩子们眼中的正确,她是孩子们眼中的佛,她是孩子们心中的神。在孩子们的心中,她的话,孩子们都要当真,也都会照着做。

孙泉源已经成了小伙子,在人生路道上遇到了新鲜的,自己从没经过的,自己想做又不敢做,别人想做又不得做,自己不做又会得罪人,让他百思都解不开的难题。在这难题面前,他迟疑了一下,在乡下仅仅待了一天,又从乡下跑回城里来。他要询问母亲,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咋办。他要听取母亲的教导,从中获取经验。

母亲觉得孩子很好。孩子在外面遇到这样的事情,有些孩子把握不住,不分黑白,先把事情做了。自己的孩子没有那样,专门跑回来询问母亲该怎么办。这样的孩子不很多,这样的孩子真是好,也就怨不得人家姑娘给他初吻了。孩子能够这样相信母亲,母亲也应该知足了。

孙泉源说的这些,都是过来人在年轻时候都曾遇到过的事情。泉源母亲说不清楚儿子说的事情到底应不应该做。她用她的人生经历做判断。她用她的一套处事儿方式来给儿子作解释。她处事儿有她自己的一套。她办事儿是有原则的。她给儿子讲原则。她的原则是:

一、隐忍。因为这个家里的孩子们社会地位不高,凡事,不逼到头上,不要着急。不能隐忍,在这社会上也就混不下去。例如:还是个孩子时候,提篮小卖为家庭解决经济危机。有人看不起。你可以看不起我,我可以不理你,我可以躲避你,没有死磕的道理。死磕没有意义。隐忍之后,又是一片新天地。

二、大气。孩子在学校上体育课:踢足球。球从高处飞来,孩子用脚垫去。球飞碰窗,砸碎玻璃。老师让赔。不要跟老师讲这个理:什么体育课踢球,不是故意之类,没意义,拿钱,买一块玻璃给人家装上去。为这,家里有个人一天的饭费没了。“孩子,妈今天不吃饭,饭钱给你拿去买了学校的窗玻璃。”“妈,我吃一顿饭,那两顿你吃,以后不摸那会蹦的东西。再碎一块玻璃,心里过不去。”又过两天,还是体育课,有同学又是踢球碰碎窗玻璃。老师不让赔。儿子回来说,那同学他妈跟老师认识。说让后勤划一块儿安上就行了。当家长的告诫:别说,别问,只当没看见就行了。为啥?自己琢磨。不信你琢磨不出其中的道理,也不信你琢磨不出其中的味道。

三、都是同学,以大欺小。孩子受不了,回来诉苦。做父亲的说:躲着他,避着他,不理他。母亲恼:都是一条命,谁怕谁,跟他拼了。得令出手:头冒大包,嘻嘻笑着到家:“他向我求饶,以后不欺负,他要跟我成为好朋友,我答应他了。”

四、运动中,乱哄哄,牛鬼蛇神游街示众:头戴高帽,胸挂破鞋,人喊人捣。哥姐回来学舌说笑。父亲不吭声,母亲发怒:“好心才有好报。整人有啥好?”别看热闹,别说风凉话,别把人看得太坏了。

五、做人要有种。其实也就是人们说的精神。要知道管得住自己。不知者不为过。知错必改。知道错,还犯错,那是杀才。好多人就是死到了知错不改上面了。

六、……

这么多条,孙泉源记不住,也是听不进去那么多。母亲有办法,说:“归到一

状态提示: 107询问母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