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再遇旧识,茶马古道(2/3)
没下去。明军收起刀枪,放行马车。
“将军,这就是我的两位朋友。”曾泰在窦英马前赶忙介绍道:“这位是柳大洪,这位——”犹豫了一下,才接着说道:“是他的徒弟。”
说着,曾泰又对柳大洪和徒弟说道:“这位是窦将军,率军路过,明日便走。”
柳大洪和徒弟看清窦英的明军服色,躬身行礼,“小人见过窦将军。”
在火把的照耀下,窦英打量着柳大洪和吴彪。
一个是红光满面的五六十岁的老人,但腰不驼、背不塌,眼睛炯炯有神,说话声音挺响,很有精神头儿。
徒弟则很年轻,脸色黑黄,身材并不健硕,倒是有些单薄的感觉。说话声音也不大,还有些尖。
“两位身手不凡,怪不得曾先生会请你们前去查探寻找。”窦英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可找到曾先生亲属?”
柳大洪看了看曾泰,再转头对窦英说道:“回将军话,小人和徒弟运气不错,在路上遇到了逃难人群,其中正好就有曾先生的妹子和甥女。”
曾泰一听,便急扑到车前掀开帘子,叫道:“阿柔,哥哥在这里,里面还有双儿?”
“哥哥——”
“阿舅——”
随着两声呼唤,车内的两个女人哭叫着出来相认。
窦英见车内只是两个女人,也就放下了心,等哭诉声稍停,他便对曾泰拱了拱手,“恭喜曾先生寻到亲人,回家后再细诉情由可也。公务在身,就此别过了。”
曾泰抹了下眼泪,收住悲声,向窦英躬身施礼告别。
“大将军,大将军——”
窦英刚要拔转马头,脆声的叫唤让他又停了下来。
一个小女孩走上前,借着火把的光,窦英看清楚了,不由得笑道:“原来是你这个小丫头。”
小丫头脸上还带着泪珠,却冲着窦英咧嘴一笑,很端重地敛衣下拜,说道:“双儿见过将军,多谢大将军搭救之恩。”
另一个女人也走上前来,倒是比妹妹还矜持害羞,也是拜倒施礼,“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窦英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且和舅舅回家,好生歇息吧!”
说完,窦英冲着茫然不解的曾泰等人点了点头,拔转马头,驰奔而去。
行出不远,跟在旁边的段时捷开口说道:“将军,这个柳大洪在滇南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有个外号叫‘铁背苍龙’。”
窦英愣了一下,心说:我刚从《射雕》和《天龙》中跳出来,你又把我带进《鹿鼎记》里了。
自失地笑了笑,窦英随口说道:“铁背啊,听起来很抗打喽!”
段时捷没听说窦英的揶揄之意,还是很认真地讲述道:“我只听说他年轻时在南少林习武有成,回到滇南家乡后教了不少徒弟,后来又拉起了一个马帮……”
茶马古道起源于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而“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
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
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
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说到茶马古道,就一定要说行走其间的马帮,他们的冒险性是人所共称道的。
哪怕在今天,那些职业探险家所谓的壮举,跟当年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汉子相比,也会黯然失色。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