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同时发难(1/2)
晋王招来各大臣,问:“燕国派来使者,要和我们联盟,攻打齐国,各位认为该不该结盟。”
大臣分为两派,反对方说:“齐国实力和我们差不多,很难取胜,攻打他们会浪费好多人力和财力。”
支持方说:“我们不一定要尽全力去打,我们派个15万左右兵力去配合燕国,打赢了我们能捞到不少好处,打输了,损失也不大。”
反对方问:“如果我们联军打输了,齐国又过来报仇怎么办?”
支持方说:“燕国是主攻方,就算打输了,齐国肯定只会找燕国报仇,再说我们晋国实力摆在这里,齐国也不会傻到非要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
晋国说:“这个说的有道理,寡人再考虑下。”
过了几天,晋王传了燕国使者上来,说:“燕使,你去回复燕王,我们晋国愿意出兵15万,配合燕国攻打齐国。”
燕国使者回去后,向燕王禀报了晋王的意思。燕王想:中原这些国家,怎么都这么怕死,一个晋国有65万兵力,就出个15万,纯粹是搪塞本王,赢了他们捞好处,输了他们也没有多大损失。
于是,燕王招来大家商量,问:“现在晋王答应出兵15万,配合我们攻打齐国,众爱卿认为是否该打?”
大部分大臣都说:“齐国实力强大,拥兵55万,我们全国的兵力才40万,加上燕国的15万,也就55万,没有多大胜算。”
有几个好战分子说:“我们燕国,处在东北角,只和晋、齐两国接壤,要想向中原发展,必须先要踏过这两国,除非我们只想守住现在这点地盘。”
燕王说:“我们和晋国一起攻打齐国,不会有后顾之忧,没有人会来偷袭我们后方,齐国可能还有点担心,怕项羽他们从南面偷袭。这仗应该还是有很大把握打赢的。”
然而双方还是继续争执,燕王说:“过几天再议,大家都退下去吧。”
过了十多天,项羽这边,燕国使者又来求见,项羽说:“燕使,这次过来,是燕国和晋国要联合进攻齐国了吗?”
燕国使者说:“是的,我们燕王请求项将军同时发兵,从南面攻打齐国。”
项羽说:“好,这次由我自己亲自带兵8万,3天后出发,先到达齐国边境,我们在曲阜城还有3万兵力,等你们燕、晋联军进攻齐国的同时,我们11万人马从南面进攻。燕使可以在洛邑住几天,等我们带军出发后,你再回国回复燕王。”
燕国使者说:“这样最好,我等项将军出发后,再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王。”
三天后,项羽和华龙果然带领8万人马出发了。洛邑城留下曹刿,带领9万人马防守,加上周王的1万多人,整个洛邑也有10万多兵力做防御。
燕国使者看到项羽带兵出发后,回去把这个事告知了燕王,燕王听后大喜,心想:项羽就算不进攻,只要拖住齐国部分兵力,这仗也就好打的多了。
于是又派人去通知晋国和项羽,定好攻打齐国的日期。
进攻时间一到,燕国出动了35万兵力,加上晋军15万,两国一起出动了50万人马,从齐国北方进攻。
项羽这边,出动10万从曲阜向宋国进攻,而姬嫣、姬灵、管彪他们带领8万人马从夷陵方向攻打宋国,两路18万人马对宋国进行夹击。
原来项羽答应燕国一起攻击齐国的事情,只是个幌子,就是为了让燕国放心的去打。项羽大军经过夷陵时,就把姬嫣、姬灵、管彪他们留了下来,让他们带领夷陵的军队,等时间一到,就两边同时攻打宋国,根本就不去管齐国的事。
宋王很见机行事,项羽这边才对宋国发起攻击,宋王就派人向项羽求和,并愿意向周朝称臣;同时也派人去齐国求援。
项羽接到宋国使者求和请求后,问华龙:“二弟,现在怎么办,宋王求和的速度也太快了,我们才刚开始打,他们就求和称臣了。”
华龙说:“这还真不好办,我们继续打吧,别的国家就会对我们失去信任了,以后和我们打的时候,就只会死守,不会求和了。”
项羽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