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箭弩的“嗖嗖”声宛如苍凉的挽歌(2/3)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攻城的云梯竹竿竟没有机会靠墙竖起。“传本汗命令,令脱脱、五奴柱率军来援!”俺答汗下令。传令兵骑马飞奔而去。
石州城池、俺答汗的军阵,淹没在浓烟和战马荡起的黄土中,已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
“援军呢?援军到哪里了?”城墙上,来回巡视的黄建南嗓子沙哑,大声质问。王亮采已然满身尘土,胡须粘连在一起,也顾不得梳理,石州城已被隔绝,两天来得不到任何外界的讯息,瞭望哨揉破了眼皮,也未望到援军的旗帜。王亮采无奈地摇了摇头。
“可是,火药已用尽……”话未说完,黄建南就疲惫地瘫倒在地,王亮采上前摇着他的肩膀,“将军!将军,务必坚持住啊!”黄建南猛地醒了过来,“明府,快动员绅民搬砖石上城墙,快!”王亮采忙回身下楼,又扭过头来打气说,“将军,再坚持一两个时辰,援军必到!”
“报!”代州,大同巡抚王继洛的行辕,探马向王继洛禀报,“鞑虏大军围攻石州,石州危在旦夕!”
“知道了!”王继洛烦躁地挥了挥手,待探马离去,一位幕僚上前道,“中丞,军门有令,中丞大人迟迟未动,恐……”
“王之诰是老滑头!”王继洛边焦躁踱步,边大声抱怨,“他明知俺答老酋倾巢出动大掠晋中,事涉两抚、两镇,他却不在前线督师,反而命我这个大同巡抚置大同于不顾,督师去山西巡抚的地盘,是何道理?!”
“中丞,隔墙有耳,军门听到了,必对中丞怀恨在心,届时秋后算账,中丞危矣!”一位幕僚担心地劝告说。
“哼哼,本院不怕!凡事总得讲个道理出来!”王继洛不满地说。
“呵呵,中丞身在官场数十载,终究还是书生。讲道理?道理者何?道理就是权力,权力就是道理。”幕僚老成地说,“须知人家的亲家翁是张阁老,而张阁老是徐阁老的得意弟子,若军门严参中丞,中丞和谁讲道理去?”见王继洛默然,幕僚继续说,“中丞若在代州不出……”王继洛打断幕僚,“本院乃大同巡抚,值此紧要关头,不能离开大同境!况鞑虏十万大军,督几千人去送死?吾不忍为也!只要大同城池安然,所属州县城池不失,作为大同巡抚,要担何责?本院意已决,在代州不出!”
石州城墙上,云梯竹竿满布,头戴圆盔帽的鞑子像蚂蚁一般向上攀爬着。城墙上到处是死尸,枪炮因无火药而变哑,弓箭也已射完,就连石块也用尽了。疲惫的绅民还在搬运家用的桌椅板凳,士兵转手就向攀墙的鞑子砸去。
王亮采已无力迈步,靠在墙垛上,气若游丝地问:“援军,援军有消息吗?”
援军主力、山西总兵申维岳,就在三十里外的大武口。一天内应走完的路,他走了整整三天。申维岳对总督王之诰也是满腹牢骚。此番俺答大军出动,若两镇不能协同作战,则毫无胜算;若要两镇协同,则总督当亲临督师。可王之诰仅仅在大同召集一次会议,仓促部署毕即东返了,“王军门这是只顾自己逃避责任,把晋中丢给鞑虏蹂躏!”申维岳抱怨说。他深知,数十年来历次出击,都是损兵折将甚或总兵战死,尚无获胜的先例。今次总督只是敷衍塞责般部署,并无深思熟虑排兵布局,仓促间出战,无异于送死。但总督的军令,他不敢违抗,正苦恼间,幕僚出了个主意:且进且退。进,是为了作出服从军令的姿态。行军到开阔地,即有探马来报,假言鞑虏来击,申维岳就以地势平坦于虏骑有利为名,命向后撤退,佯为设伏。这样反复了几次,历时三日,才抵大武口。
“报——”探马在申维岳的马前下马滚地禀报,“石州失陷!”
申维岳摇摇头,道:“传帅令,间走文水,驰援会城!”
已间道出天关的大同总兵孙吴也得到石州失陷的禀报,当即下令北撤,急援太原、汾州。
石州城里,赵全陪侍俺答汗登上城楼,歇斯底里地叫喊着:“屠城!屠城!杀光敢抵抗汗爷的汉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