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华丽的官袍下仿佛藏着无数冷箭(2/2)
,便整治大运河,形成从杭州湾通往北京的漕河,造漕船三千余只,以资转运。但漕运遥遥数千里,中经淮河、黄河,而黄河不时泛滥甚至改道,使得漕运每每受阻。治理黄河、淮河,不惟关乎两河沿岸百姓性命财产,也是疏通漕运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朝廷为此争论不休。
去年,先帝裁示,纳工部侍郎朱衡的“束水归漕”方案,并命其出任河道总督,另一套“挽淮入河”的方案被否决。
“束水归漕”和“挽淮入河”各自拥有一批拥趸者,朱衡任河道总督采“束水归漕”之策,“挽淮入河”派必然会弹劾朱衡。
高拱对两派主张本无定见,只是觉得彼此攻讦不已,让人感到既好笑又无奈。
朱衡与高拱同岁,中进士却早九年。授尤溪知县、转婺源知县,颇有政声,迁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为福建提学副使,力荐南平教谕海瑞清廉可用。后升山东布政使、巡抚,调任工部侍郎,去岁受命总督河道。朱衡是有名望的大臣,倘若纳弹劾他的言官所请罢黜他,则不惟得罪朱衡,还得罪一批拥护“束水归漕”派的言官;倘若对弹劾他的事置之不理,则势必得罪“挽淮入河”派的言官。
关键还在于,无论是“束水归漕”还是“挽淮入河”派,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治好黄河,谁当河道总督,漕运都难免出闪失,言官总有弹劾的把柄。
往者,先帝乾纲独断,但对两派的主张也一直游移不定,每以两派轮换的法子化解之。可新君继位,远不像先帝那样以刑立威,施铁腕钳百官,如何处理这件棘手的弹劾案,是摆在内阁面抢ǜ吖霸谀冢几位阁臣一时都感到为难。
徐阶见几位阁臣都沉默不语,遂决断道:“揭请上裁!”
高拱一听徐阶要把难题甩给皇上,当即就急了,断然道:“此端不可开!”
徐阶被高拱激怒了,大声道:“既然内阁拿不定主意,奏请皇上宸断,有何不可?”
高拱解释说:“元翁,莫忘了,咱们皇上刚继位啊!先帝时,揭请上裁习以为常,那是因为先帝御宇年久,通达国体,故请上裁;方今皇上甫即位,安得遍知群下贤否?事体根由?遽请皇上亲裁,皇上或难于裁断,必有所旁寄!”
“旁寄?”李春芳问了一句。
“这还用说吗?政府指望不上,皇上又难以决断,就只好交给太监喽!如此,天下大事去矣!”高拱慷慨激昂地说,“世人皆云任用宦官,过在皇帝,岂不知,举凡宦官阉人肆虐,莫不由政府或政府中人启其端,我辈职责所在,万不容宦官干政之事再现!”
他以为,自己一旦摆出强硬姿态,徐阶就会像前些日子一样作出退让。
可是,徐阶却突然一反常态,比高拱的态度还要强硬,他一拍桌案:“够了!刻下还是老夫当国,揭请上裁否,是当国者的特权!等新郑坐上首揆之位,再说什么不容宦官干政的话不迟!”
中堂的争吵声,引得书办文吏都伸着脑袋往这边张望。
高拱颇感意外,还想争辩,郭朴制止说:“新郑,别再说了!”
“既然不容高某置喙,那高某还赖在此地何用!”高拱怒气冲冲地说,言毕,拂袖而去。
高拱刚走出中堂,徐阶冷冷道:“不是替你把胡应嘉革职了吗,还不满意?!”
“喔呀,元翁——”郭朴惊诧地说,“适才议胡应嘉一事,新郑并未出一语,与他不相干嘛!”
“哼哼!”徐阶又是几声冷笑,“不是事先密议好了吗,有人替他说,还要他亲自说出口吗?”
郭朴望着徐阶,突然感到异常陌生,似乎在他华丽的官袍下,藏着无数支冷箭,随时都会悄然射出,让人猝不及防,想到此,郭朴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