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通州之战(一)(1/2)
通州城外,密密麻麻挖掘了不计其数的壕沟,前沿壕沟后方修建了羊马墙,后线壕沟上面扎着木栅栏,纵横交错的沟壑之间,立着不少木质塔台,譬如说李老二现在站着的塔台,这种箭塔高二丈四尺,上面一座四面有三尺高的护板,护板上面插着木栅栏,箭塔顶部有顶盖的平台,可以容纳四到五名弓箭手。
所有最优秀的强弓手都布置在箭塔上,箭塔上厚厚的护板可以很好的保护己方弓箭手。
被临时安置在城外窝棚内的百姓纷纷发出惊叫声,老百姓们害怕,因为通州城内早已住满人了,他们进不了城,只能被安置在城外居住。而城外又没有坚固的城墙防御,只有两堵矮矮的羊马墙和两道木栅栏,还有几道壕沟,每隔一段距离一座木质的,看起来就弱不禁风的箭塔。就凭借这样的防御,能把金军挡在外面吗?老百姓都很怀疑。
皇太极的目标也不是想要攻破城高池深的通州城,他只想攻破外围的工事,把临时居住在通州城外的十多万大明百姓都掳掠走,他就算完成了计划了。毕竟这次入关,就是为了劫掠财物,掳掠人口,而不是为了攻占多少城池。
后金军并没有马上攻城,皇太极下了命令,令包衣阿哈驱赶着这几日来在蓟州和京畿一带劫掠的大明百姓,去附近树林砍伐木头,准备打造盾车。
这个年代的生态环境保持十分良好,平坦的华北平原上,仍然有不少树林。这些树林给后金军打造盾车提供了充足的材料。
包衣阿哈们手持钢刀和皮鞭,驱赶着被后金军掳掠的大明百姓,去周边树林中砍伐木头。那些曾经也是汉人的包衣阿哈们对待被掳掠的汉人百姓,比他们的主子还要更加凶狠,见到有百姓干活不够卖力的,包衣阿哈挥动手中皮鞭,狠狠抽打,打得特别卖力,生怕主子们看不到他们卖力的表现一般。
他们原本是生活在关外的汉人,因为明军在关外一次次的惨败,丢城失地,导致这些汉人落入后金手中。除了部分被屠杀的汉人之外,大部分关外汉人被老奴留下来充当奴隶,毕竟女真人自己不善于耕种土地,需要奴隶给他们干活。
但这些人能够活到今天,也是不容易了。落入后金手中的汉人不甘心当奴隶,时常出现有人逃走。为此,老奴颁发了缉捕逃入令,“凡捕得逃人者,分取逃人财产之一半,收容逃人者治罪”。
天命八年六月,有人告发复州男丁有一万一千人左右,清查上报丁数,却仅有七千人,这说明复州逃走了四千多丁口。经大贝勒代善检查后,认为告发者属实,遂将复州男丁尽数屠杀,以儆效尤。
天命九年,老奴还颁发了杀无粮人的命令,只要家里粮食少于五升而并无牲畜的人,都归入无粮人,所有无粮人都被逮捕屠杀。
老奴就是通过残酷的屠杀,迫使汉人奴隶老老实实的给后金种地,养活他们。
如今这些幸存下来的汉人成为了包衣阿哈,对于他们来讲,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抬旗入籍,成为旗人,那么从此自己和子孙后代都不用当奴隶了,而是尊贵的女真人。
当年还未建立汉军旗,若是立下大功的汉人抬旗入籍,是直接进入女真八旗。汉军旗得要两年后才成立。
这次跟随后金军充当辅兵,入寇大明的包衣阿哈,都是抱着立功,抬旗的心理来的,自然想要好好表现一番。
皇太极本着以攻心为上的谋略,令一名汉人对城内守军喊话:“金国汗致书於孙督师:我与师征讨之缘由:我两国素相和好,后因欺凌我等,致成七恨,我乃告天征讨之。凡我兵所向,自喜峰口迤西,大安口迤东,凡抗拒之兵,即行诛戮之。其汉儿庄一带归降之城,秋毫无犯,仅取粮草,饱我士马而还。今尔若归降我,功名富贵,当与共之。尝闻良禽择木而栖,俊杰相时而动。”
孙承宗令人回话:“吾乃堂堂华夏贵胄,岂能屈身狄夷奴种!”
那名汉人回去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又让这名汉人去城外,继续对明军喊话。
汉人来到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