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旧识巡按(1/2)
孙应元于是建议道:“既然咱们断定鞑子不会强攻遵化,侯爷不如撤到霸州,鞑子若是真从马兰峪进入,霸州首当其冲,末将担心那里会守不住。”
陈子强哈哈大笑道:“孙兄放心,霸州守将是小弟任命的新人,虽只是把总的职衔,可论起才能绝不下于大将,日后会在大明大放异彩的。”
“哦”孙应元好奇地问道:“侯爷真如此看重此人乎,末将可是听说他原先只是个守粮仓的小吏啊,侯爷巡视粮仓时听起汇报后直接就被招入军中,任命为把总的。”
陈子强脸上堆着笑容,喜气洋洋地说;“也是我运气好啊,一次简单的视察竟然发现一位将才,嘿嘿嘿,与你不同姓却同名,都叫应元,看来叫这名字的都很厉害。”
孙应元简直无语了,陈子强年初时视察京畿粮仓,见到一个叫阎应元的小吏,大为惊喜,直接拉着人家叫他从军,并且马上被任命为霸州守将,职位却只是把总。
原本的守将是游击,却被硬生生地调往他处,为了这还被杨嗣昌埋怨了好几天,可他还乐呵呵地像捡到宝,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子强当然高兴了,阎应元啊,这可是历史上着名的江阴三公之首,以一座小城,十万百姓守城,被二十四万清兵围攻三个月,传言为了攻下江阴,满清死了三王十八将,阵亡七万五千将士,才打下江阴城。
城破后百姓誓死不降,于清兵血战街巷被屠城,仅剩五十三人存活,此战太过惨烈,清朝史书不愿记载,可这段血泪史岂能被掩埋,江阴附近自有读书人,记录下这段悲壮的传奇,流传后世。
特别是阎应元那首绝命诗,羞煞多少名臣良将,诗曰;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更有那句让孔有德和刘良佐掩面而走的话语,至今仍回荡在江阴上空,“我大明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
是啊,典史只是小吏,放到现代最多一个正科级,连官都算不上,刘良佐可是江北四镇的一个总兵官,正二品的将军。
从来都是草莽之中出英雄,若论气节百姓比当官的更有气节,因为百姓没有养尊处优,没有万贯家财生怕失去,有的只是一颗爱国之心,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对于陈子强重视这么个小吏,孙应元虽然无语,可他相信陈子强的眼光,既然他说霸州有阎应元镇守能放心,自然也就相信了。
因此再次建议道:“侯爷既然放心,那就到通州去,那里是京师门户,更需要您指挥,也能更好和内阁沟通,这里您放心,末将不会给京营丢脸的。”
陈子强呵呵直笑,看着孙应元道:“孙大哥,咱两可是老交情了,对您我可放心的很,这回来此可不是为了抢指挥权的,一者来确认防御重点,二来要交代一下地方,镇守太监和巡按御史那边您可叫不动他们。”
说着让亲兵把两人请到这来,叮嘱道:“李公公,这是老高给你的书信,此战你别插手,管住手下,别让孙将军被掣肘就是。”
又说道;“正夫兄,咱们多年未见了,小弟知道傅家门风,不用叮嘱你的,可这次还要唠叨几句,想要你配合孙将军守城,安抚百姓您看如何。”
原来此时遵化的巡按御史是当年陈子强在河北认识的傅端,那时的陈子强才十二岁,刚刚在山东劝住孔有德,来到河北游历,想见见卢象升却碰到了傅端。
当年两人相谈甚欢,陈子强还去了傅家做客,算是故交旧友了,傅端笑道:“八年不见绣虎,如今你可是侍郎大人了,为兄绝不会拖后腿这你放心。”
陈子强满面春风,笑嘻嘻地说:“此战过后,小弟会为两位请功,正夫兄这七品官阶该动一动了,至于李公公,放心,小侯会盯着老高,让他给你动动位置。”
原来这太监是高起潜的人,陈子强来之前就找上他,让他写封信给自己带上,高起潜习惯贪污,他的人在遵化,自然是为了给他弄银子的。
可陈子强的面子他不得不给,虽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