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朕在塞北有亲戚?(上)(2/3)
战的五千丹阳精兵之后?”酒酣耳热之际,李道宗看着黑发黑瞳,皮肤却远比汉人要白的周凌说道。“王爷,我祖上乃是李将军麾下的管粮草的小吏出自睢阳周氏,流落北疆之后,我家祖上以及剩余的数百丹阳精兵的后裔跟随李将军后人至今”周凌这厮在说谎,他明明是李路召唤出来,那里是子虚乌有的粮草小吏,可系统给周凌灌输的记忆就是如此,那咱们就将错就错吧。
“睢阳周氏?噢噢,知道了,呵呵呵,你可能不知道吧,睢阳周氏后来迁往了汝南,你若是祭祀先祖的话,怕是要去汝南了”李道宗看着周凌,心道看来塞北的这些汉人也跟他们陇西李家一样,掺进了不少胡人血统,这个周凌就是极好的例证。
李道宗一边盛情招待周凌,一边八百里加急前往长安报信,当周凌他们喝的醉醺醺,东倒西歪的时候,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城净街鼓已经敲罢,各个坊市也紧闭了大门,随着万家灯火相继熄灭,喧闹了一天的长安城终于陷入了沉寂。
太极宫中仍有灯火,宫女内侍们站在长长地门廊下一声不吭,等着书房里那位大唐帝国的至尊的传唤,陛下还在处理公务,他们这些下人就不敢怠慢,就在此时一溜灯笼蜿蜒而至,宫门前的黄衣内侍脸上顿时浮起笑意,他趋前两步俯身下拜:“恭迎皇后娘娘。”灯火中一位宫装丽人轻摆袍袖,内侍起身侧立,“陛下还未就寝?”那宫装丽人话语极其柔和。
“回娘娘话,陛下还在处理公文,尚未就寝。”内侍回道。
挥退众人后,宫装丽人独自进入大殿,见还在灯下翻看公文,刚要说话却听皇帝陛下说话了:“观音婢,你说明年开春定然有蝗灾,难道真的是朕惹怒了上天,上天就惩罚朕?”这位皇帝陛下就是李二,此刻的他眉头紧皱,钦天监,大司农纷纷上书说是明年一开春,就会爆发一场大蝗灾,这让刚从玄武门的胜利喜悦里走出来的李二挨了结结实实的一棒子,麻蛋,老子难道不是真的天命之子,是老天爷被带了帽子,隔壁老王的孽种?
被李二称作观音婢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她掩嘴轻笑:“二郎哪里的话来,就算明年发了蝗灾,老天爷要惩罚二郎,妾身与二郎一起受着便是。妾身已精简内府用度,想必到时候也能有两千贯结余,虽杯水车薪,也算能尽一份心力。”
就在李二听后打算称赞自己老婆识大体的时候,声长长的急报声惊醒了整个皇宫,一时间整个皇宫中光明大作,已经落锁的宫门大开,一个黄门内侍捧着一个包袱,包袱上插着三支染成红色的鸡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鸿翎急报,八百里加急,遇关开关,哪怕深夜也需立刻呈交皇帝。黄门内侍身后一个狼狈不堪的骑士,被御林军搀扶匆匆忙忙往太极宫奔行。李二陛下端坐在龙椅之上,闻听是灵州急报,这心里就是咯噔一下,难道颉利那厮又不安稳,去打承范(李道宗的字)了?想到这里,李二陛下不禁握紧双拳,急切的等待急报的到来。
黄门内侍在殿前将包袱交给李二的随身太监庞德,庞德解开包袱,发现是一捆木简,他赶紧把木简呈给李二,李二有些纳闷,“承范搞什么名堂,咋用起木牍来了?”他打开木简一瞧,却发现是一份李氏族人的族谱,李二不由得“咦”了一声,这族谱咋跟自己陇西李氏的族谱的述写手法那么像呢?不对,这就是陇西李氏的族谱,看来这是自己堂弟发现了陇西李氏的新分支了,李二陛下放下木简,沉声问道,“鸿翎急报何在?”内侍急忙呈上。李二陛下仔细检查了火印见完好无损,方用御案上的裁纸刀挑开封口,抽出奏折细看,看完奏折李二久久不做声。
长孙皇后这时候端着一碗莲子粥迈步进来,见李二陛下又陷入沉思,也不作声,安静的陪坐在一边。良久之后,李二才对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承范给朕上了折子,说是我李家族人流落塞北建国称汗,如今派人前来朝觐,说是时机成熟,那小娃想要归宗!!”
见长孙皇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