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浪里水花(2/4)
蛇皮袋里。而这时,蛇皮袋子已经是鼓囊囊地一大坨。袋子里面尽是些动物尸体、裹着黄色粑粑的衣物等乱七八糟的污染源。这些东西收集好后,村里是要集中在一起一并焚烧掉的。
“不戴哪那行啊?前几天你又不是没在村里呆过。那不戴,就那药水味,那就算是头猪,它也肯定受不了!”
“哎,总算这两天那味算是消干净了!要不然大热天的,睡个觉也得戴个口罩!还有,跟媳妇也干不成那事……你现在要我形容那种感受啊,两个字,贼他妈别扭!”
“得了得了,你这家伙也少哔哔了,忙完还要回去把屋顶搞搞弄弄。看这天啊,说不定过段时间还得要下雨。”
水虎看来是被他这发小叨逼叨烦了。只见他抬头看了一眼乌云密布的天空后,很快就转移了水传忠的话茬。
“唉,你说水家这边的庄稼损失惨重,那河对面的花家,是不是更得哭爹骂娘啊?”水传忠是真的能找话聊,眼见水虎有点烦他的意思了,他赶紧又换了个话题。还别说,水虎对这事儿,还真有那么点兴趣。
“花族家家户户都养了鱼的,你说呢?”水虎说这话的语气,似乎是有点心灾乐祸的样子啊!
“哈哈哈,我是真的他妈的爽!”
想不到水虎一句话就让水传忠乐了。看这架势啊,今个晚上,小半斤白酒那是没跑的了。
“爽也得把事先干完,快点搞,搞完回家!”水虎心里虽然也舒坦,但他为人做事还是要比这个不着调的发小靠谱得多的。
“哎!只是不晓得他们那么多鱼都跑哪去咯?要不然,我非得!”
“非得啥?发洪水的鱼吃了要生病,不干不净的,你不晓得啊!”
“我知道,我没说要吃,我就是,就是爽一下,不行啊!”
“爽你个臭屁,来只烟!”
“就一根了!”
“别磨磨唧唧的,快点上!”
……
水虎与水传忠的一番对话,显然不难看出,水花村并不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村庄。一个村子内部出现分化矛盾、大搞对立的现象,就整个二河镇而言,也就水花村独一家了。
任何矛盾的产生,都有其内在驱动因素。那么就水花村的现象而言,如何通过这种已然形成的对立事实去找寻到致使矛盾出现的驱动因素呢?
现在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假想出一个大洋葱,我们通过剥洋葱皮的方法来得到水花村出现裂痕现象的本质答案。
洋葱的第一层皮,叫地理隔阂。
原来水花村的水姓、花姓先祖最开始搬到这个地方时,水花河仅仅只是一条小沟渠。后来为了方便生活生产,水、花两族的族人决定携手挖宽、挖深这条小沟渠。
在往后无尽的岁月中,经过两族族人一代代的努力,当初的小沟渠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水花河。所以在水花河尚未形成时,水花村水、花两姓的族人是混居在一块土地上的。
只是随着岁月流逝,水花河也日趋形成了规模。不知从何时起,水姓的族人慢慢选择沿水花河北岸,向西所在的文河方向挖土建房,耕地养牛。久而久之,水族族人基本上生活在了水花河北岸。
而与此相对的是,花姓的族人在水花河南岸做了同样的事后,花族族群也逐渐落成。
自此,一条水花河,在地理上阻断了大多数水花两姓族人的来往。
洋葱的第二层皮,叫资源差异。
前文已经提到了,水花村南边是万亩鱼塘。现在准确地说,应该是水花河南边,方才是万亩鱼塘。
可能是老天爷的鬼斧神工吧,龙泉市与阳川市在文河大坝以东相接壤的土地上,竟然出现了大大小小近万亩的天然湖泊。
千百年来,生活在湖泊周围的老百姓对这些神圣的湖泊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只是到了清朝中期,为了防止湖泊再次发生水患,当时的龙泉县令强迫湖泊周围的百姓签字画押,白底黑字地将近万亩的湖泊划分给了生活在湖泊周围神灵村的百姓以及水花村的花姓族人。
县府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