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相见(1/3)
田氏的老家在河北邢县,离京都不远,虽是县城,却因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商贾众多,故而还算繁华。邢县田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族人尽是世代耕读的读书人,上百年来出了不少官宦,因而在当地颇有威望。近些年来,因田家出了个官居一品的内阁次辅,田家就愈发地兴盛,渐渐水涨船高起来。
内阁田次辅没有女儿,倒是有两个侄女,而田氏正是田次辅的小侄女。田氏身为家中最小的女儿,深受父母兄姐的宠爱,她从来就是生活在蜜罐子里的,丝毫感受不到生活会有什么波折,因为她是田家的女儿,以后的路,自有父母为她铺排。
田氏第一次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尽如她意的时候,是她十四岁那年,定了亲的未婚夫死于非命。那个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恣意忘形的样子还在脑海中,可不过一年那个人就因夏季天热,在湖中游水却再也没上来。就这样,田氏成了望门寡,她还没来得及伤心就发觉众人看她的眼光不一样了。拒父母兄姐,亲戚族人对她依旧,可她明显感受到人们眼中或是怜惜,或是嫌弃,或是厌恶等各种情感。于是田氏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忻娘迅速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子,原本明净的天空在她眼里都变成了灰色。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突如其来的赐婚让田氏有了一丝清明。不管未来的相公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改变多少和以前不一样了,她的脸上又重新展开了笑容,心情逐渐明媚。
虽然在出阁之前,她听说了许多关于夫家的流言蜚语。可她却没有一丝惧怕。克妻怕什么,她还克夫呢,日子都是过出来的,好坏总是要过过看的。她还有嫁人的一天,这就行了。
林家是个好人家,这是田氏嫁过来之后总结出的唯一一句话。且不说林琅玕对她关爱有加,就是公婆也都是亲切和蔼,知书达理的人。林家家风正派。亲戚也不多,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婆婆也不管她房里的事,凡事都是她做主。在林家这个五进的宅院中,田氏过的既自由又欢快。随后她就怀了身子,公公婆婆都高兴。更不用说林琅玕的体贴关怀。虽然只生了大姐儿,可田氏满心欢喜。她不是没瞧见婆婆失望的眼神,也不是没发觉婆婆因为沮丧遗憾而对她渐渐不冷不热。可田氏都不以为意,她只想着她做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今天看到姑姐从江南带给她的燕窝,苏缎,云锦,杭罗,紫笋茶之后,她莫名地失落起来。这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姑姐虽身子娇弱却极有儿女缘,足足有四个儿子傍身。虽然姑姐的第一胎也是个女孩。可谁又说得准她能不能像姑姐一般,随后是不是也能生儿子呢?田氏骤然感到了压力。觉得姑姐送来的各色礼盒是对她的嘲笑鄙薄。过日子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好事多磨。这是临出阁前母亲送她的金玉良言,可今天却丝毫不起作用,田氏那颗躁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荷花胡同的三进宅院根本无法与苏州的晨园相提并论,虽有了心理准备,可众人都有些不适应。别说是徐老太爷这样的主子。就是榴花这样的下人都秀眉微蹙,一路行来脸色微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且在京都,哪里是大张旗鼓享受的地方,也只能如此凑合了。
宅院中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只因春寒未尽,并未瞧见花草,到有几分潦倒。宅院各处也分派出来,徐老太爷住在外院的致远斋,徐熹的书房也在外院。徐熹和林氏住朝夕堂,丽姐儿则住在藤萝小筑,几个哥儿与林氏同住在朝夕堂,下人们则分别住在下人房。
旅途劳顿,林氏并没留着丽姐儿和几个哥儿,只让她们各自回去歇着。丽姐儿行礼告退,带着丫鬟们回了藤萝小筑。藤萝小筑不大,只一座二层的锈楼并着一个楔园,院子里除了两颗高大的银杏树,其他地方都灰秃秃的,让人心里不舒服。丽姐儿无比怀念晨园中的荷塘,梅树和紫藤花,心里一阵阵地难过。倒是绣楼中收拾的不错,与涵珍馆中的布置丝毫不差。即便是追随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