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越坡》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明越坡 () >> 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44984/

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2/3)

了。

回了石门,大家都是格外高兴。当晚的宴席上,朱同给大家讲起了父亲的英勇故事。

徽州元军被围之后,主将福童心中也是十分矛盾。他儿子福迪曾多次劝他归顺红巾军,毕竟是汉人,没理由给蒙古人卖命。

但福童还是显得很犹豫,他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担心。

这第一,就是担心投降后,红巾军找他清算。毕竟他以前也算得上是元军中的一员骁将,不然,以一个汉人的身份怎么可能成为徽州元军的副将。

第二,八思尔不花虽然死了,但徽州军中的军官仍以蒙古人居多。如果不经过周密谋划,解除一批蒙古军官的兵权,贸然宣布投降,极有可能内部发生火拼,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福童的这些担忧,肯定是不会瞒着福迪,福迪自然又会透露给朱老爷子。

朱老爷子觉得福童的担忧也是很有道理。如果要让福童甘心开城投降,自己必须先去见一见这红巾军的主将邓愈。

也怪常二哥受伤不是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常二哥没有受伤,那他肯定是攻打徽州元军的红巾军主将。可他受伤了,朱老爷子就只能去找邓愈了。

好在邓愈军中不全是大老粗,也有些读书人。

既然有读书人就好办,自己的学生来自*,说不定就有一两个能与邓愈军中的人能扯上关系的。

朱升老爷子在课堂上表达了想去拜见红巾军将领邓愈的想法,果然就有学生接招了,说是认识邓愈军中的谁谁谁。

那这一切就好办了,朱升老爷子于八月十九日带着福迪和几个学生去了邓愈军营。

通过这几个学生的穿针引线,朱老爷子顺利地见到了邓愈。

当时的邓愈虽然才刚满二十岁,但已初显儒将的风度。

这主要与他的出身有关,邓愈的父亲原本是乡里的团练,相当于现代农村的民兵连长吧。

不过现代的民兵连长只是个空头名号,手下是没兵的。而那时的团练手下是有兵的。

虽然家庭出身不算高贵,但比起朱元璋来说,肯定是强多了。所以,年少的邓愈上过私塾,算得上是粗通文墨之人。

后来,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邓愈的父亲也带着手下的人马投入了反元大业。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邓愈的父亲不幸中箭身亡。邓愈的哥哥邓友隆接过了父亲的兵权,继续反元。

可惜不久,邓友隆又病逝了。十六岁的邓愈就从哥哥手中接过反元的大旗,继续率领乡勇战斗。

邓愈不仅作战勇敢,其谋略也胜过其父其兄。他认为就靠他们手下这点人难以有大作为,必须得投靠明主。

经过两年的观察与分析,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初,邓愈带着人投奔了朱元璋。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邓愈绝对不是个大老粗。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邓愈都能认定朱元璋将来能成大业,这个眼光绝对是一流的。

要是生活在现代,用邓愈的眼光去炒股票,绝对不输巴菲特。

大家要知道,1355年初,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马仔。即使后来郭子兴死了,朱元璋也才在后郭子兴时代排了个“三把手”。

常二哥当时也是在我的极力推荐下才投奔了朱元璋,我可是开了“天眼”的。

自始至终,我都没弄明白,当初邓愈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是怎么就认定了朱元璋将来能成大器的。

有时候,我甚至幻想,这哥们儿该不会也是从几百年之后穿越过来的吧?

让朱老爷子吃惊的是,邓愈的部下向他介绍了朱老爷子的身份之后,邓愈竟然立即起身,给朱老爷子行了个礼。

邓愈说自己也曾念过一点书,听说过朱老爷子的大名,今日竟能见到一代大儒,实在是太荣幸了。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后面的一切也就好办了。

朱老爷子也就直说了,说现在徽州元军的主将叫福童,是汉人。而且他的儿子福迪正是自己的学生,现在就在这里。

福迪想劝父亲投降红巾军,可福童还是有些担忧,怕红巾军将来找自己清算。

状态提示: 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爷子立功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