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最后的嘱托(2/2)
,已经十六了,可不小了。又将何去何从呢?上阳宫灯火辉煌,大唐的天皇陛下——时年五十六岁的李治,因长年患病、积重难返,自知天命已尽。眼前浮现往日的情景,小时候,母亲带着他和兕子,温柔的母亲,叫他:“雉奴……”
后来母亲去世,体弱多病的兕子和他一道被接到父亲——大唐第二任皇帝的身边亲自抚养。二人惺惺相惜,可惜,兕年方十二,就病逝了。脸色苍白的她,还懂事的劝道:“九哥莫伤心,来世兕子还做九哥的妹妹。”
妹妹弥留之际,父亲不在身边,他哭得肝肠寸断。
大唐皇帝的眼中蓄满了泪水,回忆止不住的涌来,排山倒海的。他的皇帝父亲去世时,是在翠微宫,他仍哭个不住,不知如何倚仗,还好舅舅在他身边,稳定大局、密不发丧,为他打点好了一切。
而玄奘大师,这个陪着父亲最后一段时光的出家人,至到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刻,自此成了他生死大海中的舟楫,是他无明长夜中的灯炬。
可是他们都一个个的先后离他而去,还有他生命中的一个个女子……如今,他也大限将至。
这个以仁懦著称的大唐皇帝,如今却对大唐充满了深深的担忧。王子李弘,本可继承他的衣钵,可惜身体太弱,早早离世。六子李贤,是他最得意的儿子,偏又到了这般境地。如今的太子,他想想就摇头,三个字——不着调。
难道就把大唐的命运交给这样一个不着调的儿子手里?
他无奈的摇摇头,也只有如此了。
“福胜,笔磨伺候,朕要留下传位诏书。”
“陛下,”隔胜忍着泪水:“老奴遵旨。”
李治有心起来执笔,耐何力不从心,试了几次,皆不中用,只好作罢。问道:“门外谁在?”
“回陛下,是天后陛下派了明月奴守候。”
“行了,传她进来吧。”
明月奴执笔,李治口述,写下遗诏:“皇太子可於枢前即皇帝位,其服纪轻重,宜从汉制,以日易月,于事为宜。”
李治稍停,又问:“如此身在何处?”
福胜回答:“回陛下,如今在东都上阳宫贞观殿。”
“贞观殿,贞观。”李治念叨着:“好啊。”又问:“万泉、芳桂、丰天宫还在营造之中吗?”
明月回道:“回陛下,因大旱、粮食供应不济,已然停了数月。”
李治说:“好。接着往下写。”明月奴坐定,李治又道:“园陵制度,务从节俭。”
还有要交待新皇帝的吗?李治想啊,他实在不放心这个儿子,以前李弘、李贤监国之时,政绩颇佳、著书立说。偏这个儿子走鸡斗狗,不务正业,又不听劝谏。罢了,还能指望谁?
思索一番,徐徐道来:“军国大家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夫妻三十年了,夫为妻纲,夫死从子,相互扶持了这么些年,他死后就让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辅佐新皇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