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传奇炼狱》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传奇炼狱 () >> 32.闹元宵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41841/

32.闹元宵(1/2)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方式庆祝。今晚,如此良辰美景,我们院子里的人也免不了要出门去热闹一番。早早地吃完晚饭,张氏留下看院子(她身体不舒服),其他人都涌向大街上了。万人空巷,闹市区的一条街倒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和风茶轩就在闹市区,所以,诚品带着我们大家直奔和风茶轩来,诚品,月牙,诸葛董事,刘阿姨和我就这么几个人紧跟慢赶着,与人摩肩擦踵,生怕走散了。

我们一行人,立在和风茶轩的二楼,凭栏而眺,一年一度的盛况,精彩纷呈,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心潮澎湃。闹市区一条街,加上左右两边的次街道,都汇聚了许多人,有年轻男女手挽手,有夫妻双方一手拉一个孩子的,有仆人扶着老主人的,有闺蜜好友喜笑颜开的,有文人雅士评足论道的,有生意人家大嗓门吆喝的,三教九流,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看都看不过来。街上张灯节彩,各种灯笼争相竞放,把夜晚装饰得如同白昼,就像一个梦幻喜乐世界。哪个生意人家门前的灯笼新奇夺目,就能留下客官驻足,或者进店铺里消费。

东边有文人雅士出门赏月,喜猜灯谜,竞买灯笼;西边有父母带着小孩在放冲天烟花。抬头仰望,一朵接着一朵烟花在夜幕中竞相绽放,与明月争辉,令路人赞叹不已。这个时代竟有如此炫丽的烟火,我就问刘阿姨。

“刘阿姨,这种美丽的烟火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有了?”

“夫人,你有所不知,关于烟花爆竹的发明,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呢。是关于‘爆竹祖师’李畋(同田音)的故事。相传在1400年前,南川河两岸时闻有人被山魈所害,连唐太宗李世民都被惊扰得龙体不安,遂下诏全国求医。出生于湖南浏阳南乡大瑶的李畋费尽苦心研制出爆竹,它不仅用来驱祟避邪,保护一方平安,更为太宗驱镇邪魅。李畋救驾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

原来如引,民间传说反映了中国人民美好善良的愿望。后来查阅史书,据史书及相关的文学书籍记载,在唐朝已有了烟花的发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间,我国以火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已有了大规模的成架烟火。

明时代,我国爆竹烟花已经很盛行,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烟花来祭神祭祖,表示庆贺,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利,万事如意。但是那时冲天烟花价钱昂贵,只有富庶有喜事之家才舍得放。其他人就趁机过过眼瘾。

这时主街上,行人自愿让开一条道,因为有耍龙由南向北而来,敲锣打鼓,鞭炮齐鸣,这支队伍往一家一家店铺里钻,讨一些开市吉利钱,耍龙队伍周围跟着许多大人小孩,起哄,叫好,鼓掌的,好不热闹。

年年过元宵,元宵节目年年大体相同,比如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汤圆),耍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传统民俗表演。看这些不过是凑个热闹,没有什么新鲜的,我早已过了那个“新鲜“的年纪了。

逛了一会,我正准备返回住处时。只见,东边一个休闲娱乐广场,那里聚集了许多人,有人在敲锣打鼓,“锵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隆咚锵——“

“好!好!好!”

“噼哩叭啦!”

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看那个阵势,好像是杂技表演。有杂技表演,是我最喜欢看的,也是大众最喜欢看,因为迎合了大众猎奇心理。

这里围了许多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有些大男人的脖子上还骑着一个小孩。就好像场地中央有什么大磁铁的东西,把所有人的脖子脑袋牵引着往中心拉。我着急,没有位置看了,看不到啊。

突然,听到诸葛董事大声嚷道:“大家让一让,让一让,我也是表演师傅啊,可别把我挡在外面。”

这时呼拉拉,大家不约而同地让开一条道,让诸葛董事这个小师傅带领我们一行人进去了。诸葛董事对我耳语几句:“母亲,我去给大伙

状态提示: 32.闹元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