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弗洛伊德启示录》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弗洛伊德启示录 () >> 第十六章 意识的结构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41461/

第十六章 意识的结构(2/3)

;而一个独自穿过原始森林的人和一群坐着火车驰过原始森林的人,其视野和感受是不可能同日而语。

理清了意识的基本原理之后,那么,顺理成章的,意念即可称之为自动或被迫临床的意识。

可是,当一个意念闪现在我们大脑里面的时候,冥冥之中,我们看到的似乎远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具象本身;事实上,仿佛无意识间,我们不由自主地知道了很多,而且很有可能还会禁不住思绪万千。那么,这又是为何呢?合理的解释只能在于具象所对应的事实关联性,亦即具象针对于记忆所产生的标签性。也正是由于此等原因,梦的逻辑才得以诞生。以至于在梦中,我们时而回忆,时而又不得不胡乱联系、无中生有。至此,似乎有关梦的凝缩、转移也该好好地重新加以认识一番了。我们不妨再以鱼梦为例来试试水,看是否能有所得。

梦中,当强迫的意念或者其它的什么触发了鱼的具象后,故乡的河被鱼的标签所视觉化了,可是那河没有关联的东西好用于标签,于是,鱼的具象再起作用,死鱼紧接着又被鱼的标签所视觉化了,所以我捉到了死鱼,高兴时不免大惊。末尾全是记忆,然后一切就都结束了。奇怪的是,也就是这个梦,让我轻而易举地认清了一个多年以来亦未曾见识到的事实真相。由于此事为我所经历,所以要说此梦是偶然而为之,我则不会太赞同。更为要命的是,由此似乎一发不可收拾,许多往事竟就此豁然开朗。

从标签化的立场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似乎只要条件允许,梦的主体意念始终可以居于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当标签化的具象即原主体意念被更强的心理特征所不得不转移后,梦或许就算得上是个梦中梦了。

此时,不妨再以愤怒的梦为例,来加以对证说明。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

在对梦进行开肠破肚之前,我们不难发现,梦的头、尾两部几乎都是记忆的重复。从其头部一直延伸到现实意识之中的情况来看,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即梦的尾部也会一直延伸到我们的现实意识当中。这就是说,我们如何入梦,则我们就会如何出梦。至于梦中会如何,那自然会因人而异。有了这样一个前提,那么,对于梦的研究,我们自然可以做到更进一步。据此道理,我再重新组梦如下:事实上,老朋友,唠叨男,红颜女三人全都扎扎实实地如同真人般摆在我的记忆中,且都属于抱怨类的人物;白天,我勾起了老朋友的抱怨回忆,这无形中即是同时勾起了唠叨男和红颜女的抱怨回忆,为晚间的梦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剩下的就是梦的关联,诡笑男、自行车、破伞一环扣一环,几乎没有破绽;至于炒板栗和烤红薯则完全是出于对老朋友缺席的弥补的需要,或者干脆就是关联的需要;另外,我也注意到,使我最终得到解脱的女同学于梦中也没有相应的关联。由此我觉得有必要把现实中的意识和梦中的意识互相等同来看。或者说,梦实际上不过就是我们某个整体思维的连贯。晚上我们之所以会做梦,完全是一种工作的冲动。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很明显,上面的看法倾向于梦即回忆的继续。那么,现在再来看看我关于它的新的进一步的解读。依照我现在的对于梦的看法,梦在显意上依旧还是一种回忆,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经过重组的回忆,但绝对不是弗洛伊德所宣称的堆砌。在梦中,诡笑男,唠叨男,红颜女等都是有共性的负面元素,而常识给梦的指示只有一个可能的选择,所以,以上三位无疑也就是三件往事的凝缩品,梦只是利用它们来作环境的烘托,以便顺理成章地逐步切入正题。真正的要害还是我女同学那一张变化着的脸。它无疑也替我揭开了多年以来一直隐藏在我心中的一个疑惑之情。

那好,在以上的前提下,我将第四次对此梦进行解读。

梦中,强迫意念或其它的什么将具备相似关联标签的两个人物从各自事件意识的背景记忆中牵扯出来

状态提示: 第十六章 意识的结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