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舌战群臣(2/2)
商裔无奈出列一躬身:“回皇上,听清楚了。”
“那,你又有何想法?”
商裔不答直起身,对着众位大臣施了一礼,这叫先礼后兵。皇帝眼角含着饶有兴趣的眼光看着她,倒也不阻止。
商裔这才朗声道:“诸位大人!下官不才,按刚才各位所言,无非三点。其一,忧国库本已不堪重负,此时在拨款行此议案,加重国库负担。”兵部尚书连连点头。
“其二,忧下官年幼,行事莽撞,恐不堪大任。”点头的颇多。
“其三,忧此议案虽有可行之处,但行效甚微,不足以解国之大急。”
人家有礼在先,三句话归纳的也十分清楚,先不说议案如何,几位尚书对她档故锹意了几分。就连两位宰相,眼里也对这小女子流露出了些许欣赏的意思,是个当官的好料子!
商裔停了停,见大家基本同意她的归纳,这才接着道:“诸位大人都是国家栋梁,先天下之忧而忧,急国家之所急,乃皇上之幸百姓之幸。”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众位大臣见皇帝面带微笑,这小女子,上道!
“下官以诸位大人为楷模,所思不过何以解国库之难。在皇上励精图治,诸位大人治兢兢业业的治理下,非我国不富民不强兵不壮,而只差于两字,时间。”一众大臣又是一通点头。
“如今这仗赢也罢输也罢,于国于民皆为大祸。而下官之策,并非说有多高明,其实乃取巧之举。而巧则巧在,此策可以后期收入之赋税,缓今日国库之急需。此策虽有诸多尚需商讨之事,但仍不失为可尝试之法。”兵部尚书眼神一暗,打赢又如何?这个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下官年幼,所思虽奇,确力有所不能及。但诸位大人皆才高八斗,致数十年来国之政务井井有条。下官难,于诸位大人之齐心则又有何难?”反正只有这一条路,大家一起走,至少还能搏一搏,不是吗?
众人皆露出了思虑的神色。
“诸位大人,蚍蜉尚可撼树,集民之财虽小而量大。何况国之所急亦民之所急,国有信则民信之!若行之得当,又怎会行效甚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集天下之水为己用,又何惧舟不能远航!”
只要国家有信用,百姓自然会维护自己的国家和家园,集举国之财力,难道还会不够?
一番话,掷地有声。不管是皇帝还是众臣,都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和不屑。御书房里一片安静,静的落针可闻。小小女子立于朝堂,心中有国有君有民!好胸襟,好气概,好魄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