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捧鞑靼 灭瓦刺5(1/2)
莫然在镇江又盘桓了几日,盛庸带着太平童子军先回太平府了。
莫然腿上的伤只是划破一层皮肉组织,五六日歇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碍了,刺伤他的男孩叫项飞,今年十三岁,正是半大的年纪,所以行事莽撞很正常,青春期都这样。
莫然不仅不怪他,还让他和自己弟弟朱允熙一个班,一起学习。的知自己同桌是皇上的亲弟弟,还上过战场的,项飞跪下来表示,此生要和父亲一样,为大明兴衰而奋斗。
这五六日来,莫然与这些孩子接触,发现这个时代孩子坚毅归坚毅,可有好多却没有什么可塑性了。不是缺武力,就是缺智慧,小时候没培养,现在急抓没用的。看来到时候还得给他们分班,什么样的年龄给予什么样的政策。
今天莫然让郑超找来十来个石匠,郑超不知道皇帝想干嘛,一早上吃过饭,就陪着莫然,让皇上坐上一架滑杆上了南山,身边是周常和窦平陪着。
走到半路莫然要往山下走,郑超问为什么,因为莫然想起来,过两天在做事,总不能让镇江童子军在后面跟着,你皇帝享受的躺着滑杆上吧,他要亲力亲为,可自己这时候自然爬不了山。
于是莫然就下山,找了一片开阔的石面,让石匠们把这大片区域大概刨平。莫然看着七百多米的平台。石匠们说即便随便刨刨,大概要三天左右的时间,莫然点头应允。
三天来,莫然同童子军同学习文学知识,同一个锅里吃饭,让这群孩子倍感亲切,到第三天晚上,莫然把五万童子军集合起来了,问他们想不想父母,台底下最初还浑浑噩噩的,后来还是有人哭了,慢慢的除了那些四五岁的,七八岁以上的都哭了,纵然现在吃的好穿的好,可远远没有父母的照顾的贴心,一个个呜呜的哭着,念道着父母的名字。
莫然大喊:“等明天我们去南山上去,给他们刻字。你们的父母都是大明的烈士,他们应该留下来自己的名字,受我们这些后代香火供奉。”
“你们作为他们的子女,应该亲手为他们提名,同样以后你们有幸成为大明的烈士,也有你们的后代为你们提名。让咱们大明镇江军校,军魂生生不息。”
台下童子军都看向莫然,感激他给自己父母搞到如此殊荣,这样每个人死去也都会有一份殊荣。而不是儒家的那句屁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忠心是需要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响彻史册的,历史上名将何其多,总不能每个都能光辉吧。而莫然就是让那些光辉的和不光辉的都能一视同仁,都有机会受到后世敬仰。这次是真正的振奋了人心。让大明今后几十年的将军有了一个口号————待我马革裹尸时、镇江南山提名日。
莫然的呼唤落下后,又吩咐童子军明天自备器具,好在明天可以在石头上留下自己父母的名字。
众童子军纷纷响应,好在军校投资大,到处都是兵器库。不愁没有趁手的东西。只要这些童子军开个字条,就能借到可以刻字的匕首,钢剑、飞镖啊,飞刀等东西,就这样还不够用的。童子军充分发挥智慧,把枪头,矛头也拆下来用,实在不行借几把箭,用箭头慢慢刻。
看着忙碌的兵器库,镇江军校临时的十间兵器库都排着长长的队伍,莫然笑了,这些小家伙还是有良心的,还记得自己父母。
第二天莫然刚刚起床,就见校场上排起长队,莫然喊来窦平问是怎么回事,窦平说:“这些小鬼头听说空间有闲,都想抢个地点好的地方,所以就早早的排队了。”
莫然无语,真是群人小鬼大的家伙。
到莫然吃完饭,开拔的时候,基本上童子军都来了,剩下的几百个是彻底不记得自己父母姓甚名啥的可怜孩子,因为一方面他们年龄小,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村子惨遭兵祸,一村人剩下的寥寥无几。
到了上午辰时的样子(十点左右),大部队到了镇江南山,在七八副百米长的石头上,这些小孩子拿起手中的兵器,吃力的画着,努力的刻着,争取刻的深点、更深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