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2/3)
三奶奶好生养胎,日后孩儿降生,是她一生的倚靠。”又命掌家的大奶奶过来,命她好生照看湘云。大奶奶也伤心的七死八活,好在有两位小姐一位小公子在身前,又需掌家理事,不敢哀毁过甚,强撑着打理卫家老爷父子四人的丧事,又找了三房的下人过来,命她们好生伺候湘云,不得怠慢。六个月后,湘云生下一子,名卫诚,小名承嗣。却说圣人有旨,命南安太妃嫁女和亲,正是以女换子的意思。南安太妃只有一女,正是南安王爷胞妹,如今年方一十六岁,国色天香,娇憨可爱,南安太妃看得如珠如宝,哪里舍得她去和亲?待要不从,又恐儿子不得回来。每日里以泪洗面,幸得南安王妃献计:不如认个义女替郡主去和亲,此事古已有之,谅圣人不会怪罪。南安太妃遂转悲为喜。将众公侯伯府等未出阁的姑娘们掂量了几回,选中了几女,其中一女正是贾府二房姑娘探春。
南安太妃亲自到各家遴选,别家或是姑娘容貌不佳,或是无甚才情,或是家里坚辞。只贾府里,贾母听了南安太妃之言,因世代老亲,不好立时回绝,只得托辞说儿女婚事,自当由父母做主,请了贾政王夫人出来。
贾政听闻,自是满口忠君爱国之辞,言道和亲乃为国为民,竟甚是赞同。王夫人这些年将探春养在膝下,原就有日后将探春嫁与高门帮衬宝玉之意。虽想着若探春和亲,只怕终生也回不来了,但见贾政同意,她遂问了些和亲细节,也应了。一时,找了探春过来,在厅中即行了拜南安太妃为义母的大礼。众人俱改口
称探春为郡主。两日后,圣人册封探春为“和安公主”,赐婚蛮夷定海王,明年清明节前出京和亲。
宝玉大恸,在房中与黛玉道:“朝中将领无能,打了败仗,竟要弱女子去和亲平息战事!我从前就说那些人俱是禄蠹,如今怎样?竟是应验了。”复又大哭:“可怜探妹妹一朝远嫁,只怕是再也回不来了。”黛玉跟着垂泪无言。袭人紫鹃忙过来劝解。半晌,黛玉才
抽噎着拉着宝玉道:“事已至此,竟是无可挽回。不如想着给探妹妹带些什么去,若她想家时,瞧一瞧,以解思乡之情。”
宝玉收了泪,呆呆的道:“你说的是。只给探妹妹带些什么去好呢?”黛玉道:“探妹妹明年清明才出京,还有四五个月,咱们也好为她好生打算打算。”
宝钗、迎春俱来贾府瞧探春。怡春的儿子才过完了百天,就闻听探春之事,因她身子向来康健,遂也亲自前来。秋爽斋中,除却惜春病了未到,宝钗、迎春、怡春、黛玉、探春团团坐了。若细论尊卑,自以探春为首,已是公主之尊。次之宝钗,六品安人。再次之怡春是举人之妻。迎春,秀才之妻。因宝玉是白身,黛玉倒要敬陪末座。因从前一处长大,此时并未分尊卑上下。
见众人俱愁眉不展,探春先自笑道:“如今我才好了,你们可不许再逗引我哭。不过是和亲罢了,又不是去送死,何必如此!从前我常说,恨自己不生为男子,也能到外头去做一番事业出来。如今能出去了,正能展我平生夙愿,你们该替我高兴才是!”
怡春见她如此豁达,佩服的叹道:“我在家里还担心你,今儿见你如此,我佩服的紧。”又命红珠取出一个包袱,放到案上。众人惊奇,怡春打开包袱,见里面竟是两摞外语书。怡春对探春道:“这是求我们家那个,去理藩院搜罗来的定海国的书籍,这里风土人情俱有,还有记述王室众人生平的条目,都细细记在里面,你好生读读,于后日有益。”众人听了都大喜。宝钗、黛玉俱拍手笑道:“有了这些书,竟大有裨益。好过两眼一抹黑的过去。从今儿起,探丫头要好生研习才是。”
探春拿起最上头一本定海国语的书册,打开来,竟是定海国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每个字俱是定海国语与中国语相对应着的。一目了然。读音也用中国语标注在一旁。宝钗、黛玉、迎春凑过来跟着瞧了,啧啧赞叹。见怡春竟如此有心,探春不由的感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