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 第二百五十四章国策之弊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36198/

第二百五十四章国策之弊(2/3)

>“汝又岂能不知,刘义舀下东南之际,即是在下西进之时,此时焉有心再问它事?”

对方瞪了他一眼,火气渀佛消了点,停了停,却仍然不平地言道:“时至今日,在下忽然觉得,这个丞相之位由汝来当更为妥当,都督府之议,可是汝当初提出来的。”

再度盯了对面之人一眼后,他接着说道:“汝知否,已有多人上书,说此举误国,更有人直接弹劾你与兵部。”

再度的苦笑。对方的心情和承受的压力他自然很明白,可从他嘴里问出来的,却是:

“不知他对此是如何回复?”

对方先“哼”了一声,随即回曰:“他倒是简单,所有上书、弹劾均驳回,且上面就批两个字:妄言。”

闻听此言,这人叹了口气:“他批的并没有错,即使是在下现在也觉得,那份奏疏,当年孟浪了。”

别人的眼睛已经又瞪了起来。好么,事情是你惹出来的,现在你竟然又说当年孟浪了。

他摆了摆手。

“在下并不讳言,吾一直以为,朝廷过去重京畿,轻边地的做法,弊端实在太大,不可不改。”

这俩人自然就是宋瑞和陆秀夫。

现在让我们来解释前面已几次提到的、文天祥那份奏疏的真正含义。

宋代在全**力的部署上,开国的时候主要为“内外相制”,也就是驻扎在京师的兵力,大致与各地的兵力相等。

到了太宗的后期,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更发展为“守内虚外”。也就是禁军的主力,主要集中在京师附近,其它地方所驻之兵,相对要弱不少。

这又被称为“强干弱枝”之策。

上述这些举措的实施,仍然有着唐代后期、五代十国期间,藩镇拥兵自重、武人作乱的历史背景。其目的,都是为了威慑地方,防止他们的叛乱。

客观地说,它们的采用,再加上皇室和文官的共同压制,的确保证了两宋期间基本上没有武人拥兵作乱。

可在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很大弊病,那就是帝国边防的弱化。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并不难推断。

实际上,北宋靖康之难中,金人能两次快速杀到汴梁城下,并非无因。

至于南宋,我们可以在这里再做个假设。

南宋后期贾似道的督师出战,他动用了十三万大军,而且这只大军的组成,相对来说还是当时宋帝国比较精锐的兵力。如果这十三万大军能更早地投入到襄阳大战中去,而不是在丢失了以后再使用,那么,北元能否舀下襄阳,乃至于以后灭亡南宋,是不是可以打个问号?

所以,宋的确本不应该亡,后人也不要舀蒙古帝国的强悍来说事,因为至少江南根本就不是骑兵的用武之地。宋亡的原因真不在“外”,更主要是“内”。

文天祥必然发现了这个弊病,因为他的那份奏章,开头的几句话,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事,而后面,则是在危机发生以后提出的解决之道。

当下,宋瑞接着说道:“其实吾等从象弈中也可见到,如果没有周边着力的拱卫,别人将更早地直面己方中军,如此,中军势必危矣。”

“弈道”之中,亦含有“兵道”啊。

“这就是汝当初都督府之议的目的所在?”

“是的,他的都督府之举,除为了复国,肯定也含有此长远考虑。”

此时的宋瑞,其言下之意,显然已将“都督府之议”分为了两个,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的差别。

在长长地叹了口气之后,他继续说道:“在下当初的奏疏,的确考虑欠周全。”

“因为兵事不专,朝廷久议不决且无措,局势必危,这就是我等当初在临安所面对之困境。”

陆秀夫默然。这并非假话和抱怨,朝廷当时扯了那么长时间,有什么真正的决策?

“而兵事若专,兵部和军中必要放权,朝廷又要顾虑藩镇之祸。”

任何人都不能小看了这点对整个宋代的影响。

“在下当初信中所写,此都督府非彼都督府,并非虚言。因为第一次听到他的都督府之议时,在下同样难

状态提示: 第二百五十四章国策之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