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春种(1/2)
本来不错的心情,看到王离一副贪财的嘴脸后,瞬间烟消云散。
秦王政冷哼了一声,袖子一甩,在宦官的搀扶下,下了山坡……带着浩浩荡荡的依仗队伍,朝着咸阳而去。
第二天,一封嘉奖以及任命文书便到了王离手上。
“王离建造频阳水利有功,赐大夫爵位,于频阳掌内史令之职,兼五校令,负责铁器锻造事宜,赏钱十万,绸布千匹,良田百亩……”
春风吹得手上的纸张猎猎作响,王离将其折叠好,放入怀中,跪拜谢恩之后,微笑着送走了钟无。
……
在农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或者说,一个国家的粮食产出不能有剩余之前,商业以及其他行业必然无法兴盛。
只有粮食产出超过了消耗,超过的部分便可用来供给其他行业的发展,超过越多,能从农桑抽调出来的人手便越多,商业、手工业,以及各种行业的发展便会越快。
大秦的发展如今只有一条路,并且,后世朝代基本上都只有这一条路——发展农耕!
华夏民族耕种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耕种经验早已成熟,形成了一套即便是放在后世,也没有多少可供修改的耕种之法,大秦人缺乏的不是耕种经验,而是环境。
南方之所以被后来的朝代称作粮仓,便是因为随处可见的水源,某些地方,摔一跤都可能跌出个水坑来……水源灌溉问题,在那里根本不是问题!
但水源一直是困扰中原百姓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大秦来说,这样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据治栗内史统计,大秦的粮食产出在每亩两百斤左右……近七百平米的地方,半年,甚至一年下来,只能出两百多斤粮食,这样的产量,令人心酸。
郑国渠的建造,以及都江堰的出现,每亩近九百斤粮食的产量,让大秦的百姓知道了一个事实——若是有水利之便,他们的辛勤劳作,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
王离建造的水利系统,比起郑国渠覆盖的面积有所不如,比起都江堰更是显得渺小,但胜在精细许多。
若是从高空中俯瞰,便会发现,这些水渠如大树根茎般,粗大的主干,细小的枝干……盘根错节的遍布频阳每一个角落。
频阳百姓不用再为水源发愁,站在田埂上就能舀到水,这样的便利,就不是都江堰和郑国渠能比的了。
王离改编的《天工开物》中,特意介绍了风车及水利系统的运用,删减过的《天工开物》内容不多,造纸、炼钢、风车、水车……等等,都是王离想要告诉秦王,并将其付诸行动的一些东西。
秦王政的做法有些过河拆桥的意思,造纸府衙走上正轨之后,他的造纸丞之职便被收回少府,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人,接替了他的位置。
炼钢之法刚刚成熟,工坊中的十多个工匠,便有半数被召回。
负责建造水渠以及风车水车的工匠,更是一个不落的回归少府,连头发丝儿都没给王离留下一根。
面对这样的局面,王离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王离去到少府,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替单泉以及秦王还未来得及召回的几个自己培养的工匠,脱离了工匠户籍。
为此,王离付出了十二镒黄金。
一个户籍的转变,消耗如此之多,令王离感到唏嘘,好在,书楼如今的生意越做越好,十二镒黄金对于他来说,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这样的做法跟买卖没有多少区别,两镒黄金一个工匠的价格,大秦几十万工匠若是都能卖出去,秦王政恐怕能从睡梦中笑醒。
秦王政二十二年二月初,王家两千亩良田开始了春耕,王府的人手一直不够,特别是到春耕的时候,家里的仆妇大多都被送到了田里劳作,依然不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和其他地方的封地一样,王府只能从附近的村民中雇人劳作,按劳作数量支付工钱,跟后世的包工头一样,将开垦、播种、浇灌等活儿,按照每亩十文钱的价格承包了出去。
或许是感念去年王府对他们伸出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