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纪委那些事》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纪委那些事 () >> 第二十二章 秘密调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32141/

第二十二章 秘密调查(1/2)

周志远问:“我到纪委上班前,有不少人送了红包,一共有多少?”他记得,在任职公示期间,一些市直单位的领导找准机会,纷纷送了红包。

作为一个副处级干部,红包一般情况下是五百,大方一点,也就给一千,周志远只记得收了不少,并不在意红包里的钱有多少,回家以后,就统统交给了杜丽雅。

杜丽雅说:“你猜一猜收了多少?”她在市图书馆当办公室主任,也送过不少红包,知道这种灰色地带的钱比较安全,并不需要担心。

“不知道,我从来没有清理过。”周志远回想了一下所收红包,说:“可能有一万多吧。”

杜丽雅凑到他耳朵边,说:“总共有四万八千多。”

周志远吃了一惊,他现在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也就三千多,一年正式的收入不会超过四万五,没想到上任前的红包比一年工资还多,于是惊讶地说:“这个未免太多了。”

杜丽雅说:“送红包都是看人下菜,你以前在地震局工作八年多,也没见几个人送过红包。”

她停顿一下,又说:“这次收的红包里,汾远煤业集团装了五千,这个红包等同于市政府秘书长秦一州送红包,也只送了五千。和你一样级别的干部,如果是在团委、妇联这些部门,恐怕连你的零头也收不到。同样在机关,同样进出一个大院,相差何止百倍,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周志远学的是法律专业,对法律法规有过深入研究。针对数额巨大的“灰色收入”,国家在《刑法》里添加了一项罪名,叫“财产来源不明”,最高刑期为五年。

然而,《刑法》虽然界定了不明财产的内容,却没有划定具体的量刑标准,使许多法律和制度存在漏洞。一些腐败官员就是钻了法律的空子,降低了犯罪成本,有的甚至逃脱了法律制裁和纪律处分。

在今天的官场上,收或不收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收钱的人没事,不收反倒有些麻烦,大家会说你反潮流,是个异类,你不收就是见外了,就不够朋友,就不是自己人。你廉政,就说明你和我们不是一伙人,在政治舞台上,你就得出局。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他不由得感叹说:“尽管大多数公务员收入并不高,但是国家每年招考公务员,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这些人图的是什么?无非是名声好听一些,收入稳定一些而已。”

“你猜,网络上评判一个好官的标准是什么?是不管贪污与否,只要为老百姓做了事情,就算是好官。好官的底线沦落至此,说明了什么?就像这些红包一样,我如果不收,恐怕会成为官场异类,反而不利于开展工作。”

再次感叹一番,周志远对杜丽雅说:“这钱你就收着,不过,除了这种灰色收入,有人如果给家里送钱,一律不许收,不能因小不忍而乱大谋。”

杜丽雅在图书馆工作,每天接触不少人,消息比较灵通,她问:“听说有人给市委书记写信,举报市交警支队长宋边宁受贿,有没有这回事?”

周志远想起张晋忠强调的“严格保密”,说:“我现在身份特殊,你别去传这些话,同事们议论,你听着就行了,如果你也跟着说,传到某些别有用心人的那里,恐怕要生事端。”

杜丽雅点了点头,她心里明白,周志远所处的位置敏感,有些话确实不能说。

纪委调查宋边宁的消息,尽管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可是小道消息就如燎原的星火一样,很快传遍整个汾远大地。当然,大部分传说都有些失真,对于官员腐败问题,人们总喜欢用夸张的语言津津乐道。

五天后,李明玉与周志远一起来到张晋忠办公室。

张晋忠在办公室与下属见面,通常不会离开办公桌,今天却破例起身,三人就坐在宽大的皮沙发上谈事。

李明玉挺直了腰身,打开笔记本,说:“通过调查,检举信上反映的问题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第一个违规提拔问题,在宋边宁担任支队长这些年里,的确提拔过一批中

状态提示: 第二十二章 秘密调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