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新明之冒牌皇帝》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 第六章 冒死上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30786/

第六章 冒死上书(1/3)

朱明复忽然明白了,原来安排宫女陈妙儿也是他们死士计划的一部分啊,他们安排的果然很周到,又给衣服又给女人,就是要让自己对未来满怀期望的去完成任务。

但是朱明复觉得这个计策也只是看起来很美,只是建文帝一方的一厢情愿而已,实施起来未必顺利。

御书房内,朱明复边踱步边琢磨,仔细分析目前的局势:

历史上朱棣并没有占领山东,故虽屡战屡胜,激战两年半,却始终未能占领山东。而他越过山东后,攻下扬州后,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

不过,朱棣撇下山东,径直南下,实属铤而走险。朱棣的这种战术也只能在那时特殊的形势下才有可能成功,因为当时明廷任用的将领无法与朱棣相匹敌,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无恐。

其次,“靖难之役”在士大夫的观念中,纯属一家一姓内部之争,所以建文帝虽一再下诏“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归顺燕军者却不少。不然,朱棣孤军南下,建文帝只需坚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师会合,山东方面则截断燕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那样的话,朱棣处境势必极其危险。

正因为这些原因,朱棣抓住了建文帝的软弱和帝国官员的观望心态后,才采取了这种冒险采战术,从北京直扑南京。

但南京城内有禁军二十万,朱棣就算到了南京城,起码也要攻上一年,目前内奸已除,朱棣最多有五分胜算,他拒绝和谈,是因为双方脸皮已撕破,无法挽回,也是孤注一掷而已。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建文帝年少即位,恩信未立,就开始削藩,而朱棣屡次征战北元,战功卓著,深孚人望,加上姚广孝神出鬼没的谍报工作,帝国的高官有很多心向朱棣,甚至暗通朱棣,这就是直接原因,这就是根本原因!

“虽然因为我的穿越,李景隆、谷王、徐增寿等内奸已除,但是朝中的官员仍然有很多心向朱棣,朱棣的大军一来,难保没人开城门迎接朱棣,与其死守南京,不如暂时撤离,在另一个地方重整官员队伍和军队”

朱明复把这前前后后、七七八八想清楚之后,朱明复立即找来陈妙儿,让陈妙儿去报告皇帝,说朱明复有大事汇报。

陈妙儿笑了笑,嘟着小嘴说:“锦衣卫大哥,你要是要吃的,要什么物件,我都可以去办,见皇帝找我一个下人,你是找错人了。”

朱明复想想很对,自己一时冲动,忘了宫中等级森严,皇帝哪能相见就见的。

那就只有等了??????????

吃好晚饭后,朱明复终于等来了人,他激动得赶紧站起来,可是来的人却不是皇帝,而是上次见过的皇帝身边的老太监,陈妙儿说他是司礼监太监王公公,老太监身边还跟着一个长相俊秀的小太监。

朱明复上前行了一礼,失落的表情被面具遮住,老太监显然没看到。

老太监和颜悦色地说:“皇上让我来,是想问你家中还有什么人,都叫什么名,皇上仁厚,会一一加于封赏的,另外,你其他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说完,就潇洒地走了,留下的小太监拿起了纸笔,准备记录朱明复最后的遗言。

朱明复觉得建文帝确实比较仁厚,是个好人,如果天下太平,也是个不错的皇帝,可惜在平乱破敌方面,仁厚是搞不过不过厚黑与奸诈的。

“遗言”朱明复是早就想好了,于是就口授,太监笔录,由于朱明复自学过一点古文,所以就写了一篇文言的上书:

臣锦衣卫副千户朱明复冒死上陈:

皇上乃万民之父母,天下之共主,君父有难,为人臣子稍知忠义者,莫不赴前,义不顾身。臣孤身一人,家无丁口,进孝无门,惟一心尽忠,方为人伦之大义。故能为陛下前驱,此乃臣毕生之幸也。

然臣之行也,不能不有所虑,皇上厚赐臣官爵,则朝廷之事,臣亦可与闻焉。故臣遂不敢深隐,直言无忌。臣之行也,固为奇计,然以燕逆之凶狡,岂能一无所知,轻易中计,以待朝廷勤王之师大合哉!

且朝廷自建文元年平乱以来,

状态提示: 第六章 冒死上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