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的反了(2/3)
旧表现出忠心耿耿模样,如今事已成真,后悔终究迟了。于是惊慌无助的唐玄宗,便在杨国忠轻敌的剖析下,旋命夸大轻敌的封常清前往东都洛阳招募新兵镇守,以为那安禄山乃胡人天性愚昧,稍加用计便可取其首级。
而此时玄宗也随即结束骊山的休养,赶忙回到了京城长安。
玄宗回到京城长安后,前线来报叛军几乎攻陷河北诸郡及山西太原,此时已聚兵攻打常山,并引大军朝陈留及东京洛阳而来。
震惊的玄宗闻讯焦急不已,心想若叛军攻陷东京洛阳,又朝潼关进军,而潼关又陷,那该如何?大唐王朝难道亡于我手!玄宗焦急彷徨的自思着……
突然,恍然一个念想,闪过这位曾经缔造大唐“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在此紧要关头,终于想起了两位忠臣,正是大唐开国功臣秦叔宝的玄孙:秦国模、秦国桢兄弟二人。
于是玄宗对身旁的亲信宦官高力士道:“对了,当年秦国桢曾上疏谏我,不要过宠安禄山,朕当时不仅不听,反而废斥,如今想来,实在大错。眼下军情危急,应该复用他,并急诏入朝询问应对之策。”
高力士回道:“陛下所言甚是!不如陛下速下诏书,老奴立派人前往请来面圣。”
于是玄宗遂命中书省将秦国桢官复原职,并诏即日入朝。
秦国桢入朝面圣谢恩后,玄宗安抚一番,并问讨贼之策。玄宗道:“眼下叛贼进逼,卿以为当今我朝将领还有哪些良将?”
秦国桢奏道:“启奏陛下,我大唐干城之选,护国良将,为臣看来,苍天早赐陛下。”
玄宗听闻此言,又惊又喜,急道:
“谁?”
秦国桢低声回道:“陛下可曾记得,当年翰林学士李白,曾于太原城上疏奏保一名偏将,陛下念其属下误烧粮草,便令免究责其主,赦免那人死罪!”
玄宗回想片刻后,想起确有此事,便道:“朕想起来了,那是……”
玄宗尚未说完,秦国桢便阻止玄宗道出此人姓名。
秦国桢仍是低声说道:“陛下,隔墙有耳,朝中必有贼将安禄山党羽分布,若让此事报知安贼,必遣人拦截,则陛下诏旨恐难送到那人手中。”
玄宗点头同意,便说道:“朕已知卿所说何人。”
秦国桢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陛下当即下诏钦命此良将前往迎敌,才能破那安贼。”
玄宗回道:“卿所言甚是。力士,快,快随朕入内亲拟诏书。”
于是玄宗便依秦国桢的提醒,速往御书房亲拟诏书,并命高力士立派数名亲信之人护送诏书前去。
************
十一月寒冬之夜,北风飒飒掠地呼啸,诡谲低云飘忽多变,正当明月初升半空之时……
突然,一道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圣旨,由数名轻骑舍命护送,自长安城北门急奔而出,星夜往北疾驰,护送之人心中忐忑万分,深恐有负圣托,便将断送大唐江山。
因此,任凭凛冽呼啸的北风如何无情刮骨,这数名轻骑已无知觉,因为心中所念只有一处目标……九原。
在此同时,便在数名轻骑护送圣旨而出之时,一只飞鸽正以百里之速,将这消息飞报身在行军大帐的安禄山。
正当安禄山就寝之前,华成典送来这道紧急书后,哈哈笑道:“此时你还有何救兵可讨!天下精兵尽由我安禄山统领,何人能与我相敌,哈哈哈……”
一旁的华成典则说道:“燕爷,此话不错,但还是应派人拦阻这道圣旨,免生变数,若真救兵前来援助,仍是对我不利。”
安禄山闻言有理,便收敛笑意,说道:“所言有理,但不知这圣旨送往何处,如何拦阻。”
华成典回道:“长安城西北共有四条大路,不如飞鸽传书命暗伏京城附近的长白双魔等人,分四路追击拦阻,应有机会截获。”
安禄山道:“好吧!反正不知这道圣旨去向,就依你之言试试吧!”
于是华成典便遵安禄安之令,飞鸽传命长白双魔依令行事。
然此时安禄山心中仍是万分不解,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