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族田,周家夫妇(2/3)
为了聚集族人的凝聚力,纪族长和族里老一辈都提议购买族田,甚至修办族学。但就族学一事,族里的老人和小辈们产生了分歧。
僵持不下之际,族长询问了纪午的意见,“午哥儿,你是最有出息的纪氏子孙,你怎么说?”
一屋子人都望着纪午。
“小子的意见是先买族田,然后用族田的产出供娃娃们进学,学得好的就往仕途发展,学不好的就供其学门吃饭的手艺。至于族学嘛,如果余钱宽松,自然是好,倘若吃紧,暂且缓缓也不是不行。”
出息的纪午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不管老的还是小的都信服他,于是,族长宣布道:
“咱们各家家底都还薄,就暂时把办族学的事儿搁后,先把族田买起来。大家伙回家都合计合计,看家里能拿出多少银子买族田。还是老规矩,出多少银子占多大份额。”
一谈到钱,大伙儿就犯起了愁,可是不出钱哪里来的田呢?
作为族里最耀眼的存在,纪午以自己的名义捐赠了五亩良田!美其名曰回报族里。
这可是大手笔啊!永兴元年的良田价格基本在十两到十二两之间,纪午的五亩良田,至少价值五十两!
次日,纪午和兰丫带着阿寿一块儿去了县城,至于为何没带辛婆子和桂花随行,这就得怨她们自己太优秀了!做事勤快,手脚麻利,还不拈轻怕重,这样的两人深得马氏和王氏的喜欢,天天跟抓壮丁一样把人抓地里去。
纪午赶着老牛,兰丫强忍着不舍的把孩子拢在怀里,一路上说着周家夫妇的事儿。
“一会儿见到的是你的外公外婆,也就是你娘的爹和娘,他们肯定是不会去燕子湾的,那你就在他们身边呆几天,代你娘好好陪陪他们。不用怕,等过几天干娘来接你,接你一道去老远的浒阳县,好不好?”
“你外公外婆这辈子很可怜,光找你娘就找了十几年,哎,听说你外婆身体不好,你到了那儿,要听话,懂事。不可以挑食,也要记得每天写大字,不准偷懒!”
……
絮絮叨叨了一路,牛车进了城。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街上的人不是特别多,牛车一路畅行无阻,不多久便停在了周家面铺外头。
还不到饭点,面铺里没堂客吃面,只有周家夫妇两个在忙着。胖胖的周大娘忙着烧锅洗菜,矮瘦的周老板跛着脚支桌子,赶苍蝇。
一条街上就数周大娘的声音最响亮。
“不听劝的老头子,赶紧把苍蝇赶出去,到处乱飞,看着都恶心吧啦的!叫你昨天别再铺子里面弄肥肠,你偏不听,这下好了吧,赶都赶不走!”
隔壁包子铺的老板看到纪午一行人,指着马车对出声道:
“周大娘,快别骂了,生意上门了”
马五先下车,周大娘一见着人就连忙热情地招呼道:
“大兄弟,吃面哇?快里面坐”,说着冲老伴儿轻声嚷道:“得了得了,先招呼人吃了再说,别赶了”
纪午把牛车拴好的同时,兰丫也拉着阿寿下了车。
“大妹子,里面请,请荤面还是素面?要大碗还是小碗?”
阿寿下了车就藏在兰丫后头,听到周大娘声音的时候紧张了,悄悄地靠她更近了。
兰丫没坐,她站在过炉边上,含泪笑道:“大娘,我们不是为吃面来的。”
反手把藏起来的阿寿拉到人前。
小人儿被养得很好,白白嫩嫩,结实得像个秤砣,眼睛又圆又亮,眼角微微往上挑着,与年轻时候体态窈窕的周大娘有几分挂像。
“咣当”一声,周大娘手里的水瓢落地。
“老头子,老头子,老头子……”,声音一声大过一声,喊到后面以经是尖叫了,在后面放家私的周老板以为自己婆娘又犯病了,吓得把腿就跑到锅炉边。
“老婆子,咋了咋了?”
“看,快看,你快看,是不是阿寿回来了?”
看自己媳妇儿倒地上,周老板长舒一口气,顺着手指看去。
“这……这是,是……”,周老板震惊了,话都说不溜,突然拉住兰丫,哽咽道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