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关押(1/2)
百忙中,方然还是挤出一点时间,向治下民众们解释为什么“隐私”一点也不重要。
至于他们是否能明白、是否能接受,自己则根本不在乎。
说话和气,倘若没有人听,再亮出大棒就是了。
遍布定居点各处的监控网络,是必须要有,否则再怎样完美的法条,甚至nep大区的“一句话规则”,都会因取证、定罪困难而变成一纸空文。
证据,实打实的证据,是比任何精妙法条都重要的,维护秩序的第一前提。
旧时代的联邦,诸多匪夷所思的法条案例,问题都出在这一环。
既然没有遍布联邦一切角落的监控体系,很多事,就只能凭侦查、审讯,甚至干脆就是推测。
遵照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疑罪从无”原则,在打击犯罪、维护秩序方面,冠冕堂皇的法条只是一头笼子里的老虎,哪怕其如炬的双眼,早已锁定嫌犯,逻辑上的每一环节,都清楚无误的指明其罪该万死,却始终无法出笼扑击,将其绳之以法。
并非是“疑罪从无”的原则,伤害了正义,而是在一切罪犯都竭力抹杀行迹、不留证据的前提下,大量案件,根本无法将证据搜集到无懈可击的程度。
倘若法条界出于种种考虑,或是愚蠢、或是私利,无视这一重大现实,则必然纵容犯罪。
往事,大抵如此,在新时代的nep大区内,一切则尽在掌控。
原则上讲,倘若舍得耗费资源、支出算力,监控大区内上千处定居点的ai,可以在短时间内定位、分析、拼凑出任何一个居民最近若干天来的一切行踪,在智能分析引擎的作用下,甚至可以从行为,大致推测其社会活动的内容。
进而,在某些情况下,根本无需等待犯罪行为发生,就可以提前予以打击。
“目标还未犯案,是否可以打击”,这一难解的悖论式困局,历史上曾长期困扰着人类社会,尤其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下,矛盾更加尖锐。
哪怕对某些前兆明显的犯罪,客观上已有相当大的把握加以干预,事实上一些传统法条,诸如“惩治酒后驾车”、“限制购买枪械”,已经在这样做,无数人还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在保障自-由与遏制犯罪之间,取得平衡。
这种难题,在今天的nep定居点内,则根本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一切都有ai裁决。
规则,制定的初衷,是维护定居点内民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其自身的执行,更要以这一原则为准。
故ai在执-法时,会对每一桩具体事件都进行分析,综合考量其性质而制定方案,再指挥生化仿真人、武装机器人去执行。
具体到“预防性干预”,原则也一样,倘若干预的代价小于预期损失,则坚决出击,反之则暂时按兵不动。
但凡一切以居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为重,任何矛盾、冲突,都可迎刃而解。
进而,在全方位、无死角、不可抗的规则维护体系治下,从西历1491年起,nep大区内的所有定居点内,秩序很快就进一步好转,不仅严重暴力事件接近于零,就连轻微的违规事件也越来越少。
这,并非定居点内的居民,自律能力飙升,也非教义发挥了莫须有的作用,而是在100发现、100打击的体系之下,任何犯罪都成为了一桩赔本买卖。
但凡理性之人,权衡利弊,也不会再贸然犯事,而会友好协商解决。
至于在这一体系之外,另有某些因素,会让人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譬如酒醉,譬如叶子,在定居点就完全管控起来,嗜好者只能在指定地点有限摄入,并原地等待,只有在血液浓度、意识程度检测达标后,才准予离开。
不仅如此,诸如高糖分、盐分食物的过量摄入,长远看来对健康不利,损失可用人口、增加医疗支出,也会严格管控。
衣食住行,定居点内的每一项日常,看似没有任何法条约束,实际都处于“一句话规则”的约束范围内,在这种态势下,岂但犯罪,其他任何不利于个体、进而也不利于总体的负面行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