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第788章 一个条件(1/3)
“突围去奚王府,我们前有大要水、濡水和索头水三条河流的阻碍,后有中土大军的尾随追杀,必死无疑,唯有坚守,才有绝处逢生之可能。”
苏支的意见,当即遭到了处和帕默的反对,“坚守的确有绝处逢生之可能,但面对中土大军的猛烈攻击,我们木昆部必然付出惨重代价,而这个代价极有可能让木昆部灰飞烟灭。白檀是中土大军北上攻打奚王府的必经之地,坚守的后果必定城破人亡,而奚王府则是中土大军的首要目标,奚王府同样有覆灭之灾,所以我们肯定要突围,但突围的方向不是奚王府,而是要阳,是密云堡,是坝上高原。”
要阳城是木昆部的重要城池,位于大要水的中游,由白檀西北而上百余里便是要阳城,再往西北方向百余里就是大要水和鲍丘水的源头,也就是坝上高原的腹地,此地有密云堡,乃是木昆部的保命要塞。
处和帕默的意图很明显,危难关头,以木昆部利益之上,为了保存木昆部的实力,立即放弃白檀城,沿着大要水逆流而上撤进坝上高原,先避敌之锋芒,然后耐心等待形势发展,若奚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则木昆部卷土重来,反之,若突厥人或者中土人笑到了最后,他们也就只能投降,但不论结果如何,木昆部肯定得以保全。
这一计策对木昆部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当即赢得了木昆部将领的一致支持,唯有阿会拾稼强烈反对,因为木昆部放弃白檀城,等于帮助中土人以更快速度攻打奚王府,所以从阿会拾稼的立场来说,他宁愿牺牲木昆部,也要延迟中土大军攻打奚王府的时间,这也是他提出利用马军特长进行野战的原因所在。
白檀城里的三千戍军,其中两千是木昆部将士,一千是其余四部控弦,因此阿会拾稼的话语权相对较弱,他必须赢得其余三部将领的支持才能抗衡木昆部。然而关键时刻,辱纥王部、莫贺弗部和室得部的将领考虑到切身利益,果断站在了木昆一边,支持处和帕默的提议,弃守白檀避敌锋芒。
局势一边倒,苏支虽然是白檀城最高统帅,但没有人支持他的固守待援之策,顿时势单力薄,即便坚持也毫无意义,只能从善如流,接受大多数人的意见,突围而走。事实上正如阿会拾稼所说,中土军队缺少马军,擅长攻坚,而奚族军队马军多,步军少,坚守城池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既然如此,为何还一定要坚守城池,与中土人争一城一地之得失?
既然要突围,目的当然是保存实力,那就要避敌锋芒,于是也就剩下一个选择,撤到坝上高原。苏支权衡利弊后,马上做出决策,弃守白檀,立即撤到要阳城,然后利用坝上高原和三条河流等有利地形,充分发挥马军特长,游击作战,频繁攻击中土军队,打击中土粮道,以达到牵制之目的,帮助奚王府坚守更长时间。
大敌当前,危难时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最为重要,如今既有办法保全木昆部和其他诸部利益,又能打击和牵制中土军队,帮助奚王府固守方城,同时还满足了阿会拾稼的部分利益,可谓一举多得,阿会拾稼即便有些不满,也只能放在心里,服从大局。
接下来众人商讨突围之计,结果惊喜地发现,中土军队把主力都放在西门和南门,以确保自身退路的安全,而东门外是大要水,天然险阻,中土人当然不会部署重兵,至于北门,不知道是中土人兵力不足难以兼顾还是故意为之,竟然只安排了很少兵力,明显就有纵敌逃遁之意图。实际上这是攻坚战的常用之计,围三阙一,在没有全歼把握情况下,为防止敌人绝望之下困兽犹斗,故意给敌人留一条生路,从而加快攻城速度。
黄昏时分,正是联盟军队疲惫懈怠之时,白檀城的北门突然大开,奚族三千控弦呼啸而出,风卷残云一般,霎那间冲出重围,突围而走。
周仲和来渊闻讯,惊喜不已,当即下令攻城,一鼓而下,于日暮之后顺利拿下白檀城。
=
九月二十二,黄昏,鬼方城。
辱纥王孟坝再度出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