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战场停滞(1/3)
段祺瑞停下了进攻的步伐,他发报给清廷,说有重炮拦阻,炮标已经灰飞烟灭了,无法继续进攻,请求支援,最好是支援一批炮兵部队,否则打不下去,顺便的,写了一封详细的电文,汇报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在袁宅之中,几乎把光头给摸凸了,娘希匹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谁在背后支持着包头,连18都有,这个包头,绝对是一个难啃的骨头,最少,他们北洋军暂时不具备肯下他的能力,除非把北洋彻底的给填进去。
小站练兵,年的时间,袁世凯铸就了北洋军的辉煌,从本心而言,袁世凯是有这样的骄傲的,他不认为,包头有能力对付北洋军,可是进攻坚称,围三缺一,倍则围之,这个从兵书之中学到的东西,他非常清楚,野战他丝毫不惧,但是对方经营多年,固定的营垒之下,北洋军没有打消耗战的基础,一旦北洋军彻底的填进去,他也就没有任何起复的可能了。
袁世凯很清楚,他的所有的地位,所有的基础,都建立在北洋军之上,如果没有了北洋军,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甚至那个早跟他有矛盾的摄政王,绝对不会放过他。在没有犹豫多长时间,袁世凯秘密给段祺瑞发报,不要继续进攻,不管任何人的命令都不要进攻,看是否有所转机,至于转机在那里,即便是他也不知道。
袁世凯这一边,如同被打了衣蛾闷棍一样,不知所措,接到了段祺瑞的电报。北京这边一片哗然,清廷这边是愤怒的,愤怒的是北洋军不执行命令,面对着反贼,不积极的杀敌。反而说着这样那样的条件,在清廷中枢看来,能够对付18重炮的,在中国没有,北洋军应该是想要吞下这一批的重炮。
可是有这样的想法又如何,整个清廷。现在能够打仗的,也就只有北洋军了,除了北洋军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家伙。他们并不清楚,由重炮,钢筋混凝土,还有马克沁共同构筑的防线,代表着什么。
朱尔典又一次的招来了诸多的公使,这一次他略微的有些愤怒的,门18这不算什么,不过是老式的火炮。但是他发现,连他都有些低估了包头,原因无他。是因为肯定有人在背后支持,中国,这个贫穷落后的,连海关都是在英人控制之下的国家,怎么可能生产出重炮来,18重炮。这是英军,师级火力的代表。除了世界上的几个大国之外,没有别的国家。拥有这么强劲的火力了。朱尔典的目光首先投到了德国身上,德国公使穆默并没有做声,对于德头抵挡住了北洋军的第一次攻击的时候,他的心就变了,包头跟哈比,甚至是跟德国的关系,他都知道,英法联络日本共同对包头进行干涉,强横的力量,他没有办法说不,北洋军全部都是德械,战斗力他很清楚,在当时看来,包头根本无从抵挡北洋军的兵锋,即便他插手进来,也改变不了现实,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包头拥有抵挡北洋的力量,除非英法日俄,联合的出兵,否则,根本没办法奈何包头。
也就是之前朱而典的那一次聚会,让穆默开始关注包头,他这才发现,包头所处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距离每一个海岸线都有一千公里以上的距离,这在海上交通来说,甚至是海洋时代而言,这是不利之处,可是一旦拥有了强大的陆军,1公里以上的距离,绝对是天然的屏障。
英德矛盾,在世纪初,成为了欧洲最主要的矛盾,世界的形式已经划分开来,英法瓜分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作为后来者的德国,空有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名,却没有多少的殖民地,殖民地大部分都是贫瘠的,但是殖民地之中,所生产的众多原料,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工业的原料,属于所有国家都重视的,如果德国拥有足够大量的殖民地的话,德国的综合国力,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了更大规模的提升,这也是德国一向期待的,却也是一直都拿不到的,德国一直都在谋求某种的突破。
世界环境已经稳定了,要打破这个环境,必须要战争,德国皇帝和德国,一直都是这么的准备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