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来,帮相公更衣!(4/12)
姿绰越,仪表不俗,与传闻倒也对得上号,纷纷点了点头。唐宋年岁不大,入商行时间虽长,多是打打下手,但这并不妨碍商行间对他的关注。
毕竟唐氏商行业务覆盖范围广,这里不少商行都与之有商业往来。
而下任当家的人品能力,直接影响着这家商行的长远发展,也影响着其他商行是否要选择扩大与之交易的范围。
如今亲眼所见之下,不少人倒是暗中作了决定:这唐氏商行,值得继续加大加深合作!
“唐某年轻,先前在商行大多是随着阿爹对账,近一年才深入了解商行运作,见解不深。若有说得不周全之处,还请各位谅解!”
“唐公子请说!”
唐大公子道:“以唐氏为例子,唐氏是一家相对成熟稳定的商行,每年会投入大量新的铺子,每几年会投入新的行业。
在新铺子以及新行业开始之前,会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所消耗人力物力巨大。
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每间铺子每个行业都能赢利。
但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投资眼光的问题,还有信息的闭塞。
唐氏人脉再广,终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如果官府能将经常收集一些信息,定期向商行传播,肯定会对商行发展大有益处。”
唐大公子此言一出,附和者众多,反对者亦多。
有时候商行博弈便是如此,你输便是他赢,你赢便是他输。
这家商行在此失利,必会有其他掌握信息的商行从中得利。
唐大公子作为唐氏商行下一任当家,能说出此话,其实相当不容易。
因为作为一家大商行,其掌握的信息必然比其他小商行要全面且广得多。
倘若信息流通,得益的更多是小商行,而给大商行带来竞争。
如同安掌柜之前所言一样,原本已享受到好处的官与商,绝不会愿意将到口的肥肉拱手让出来。
因而很快地,就有人出言反对了,“唐公子,这获取信息来源,也是各大商行立足的根本。
倘若信息不及时,受了骗或上了当,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家信息收集速度慢。
与其想着官府出面解决此事,还不如加强自家商行信息来源途径。”
另有人道:“依在下看,这信息不信息的问题,还不如这运输时间的问题。
比如我闵氏商行,今年三月时候雨水大,预知江南首批蚕丝收成不好,从北地西南千辛万苦买了一批运到江南。
结果路途遥远,道路难行,等到运到江南的时候,第二批蚕丝已经出来了,白白辛苦折腾了一番。
倘若这路好行,今年我闵氏商行定不会只有如此收益。”
“是啊,是啊,”此言一出,附和者众多了,毕竟这属于自然气侯,如同天要下大雨要刮大风一样,谁也无法改变。
特别是对一些全国性的大商行来说,这是最要命的一点,往往看到了商机,因为路途遥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
纪子期眼里露出光芒,“那各当家管事的意思是,最希望朝廷能做到的,是帮助商行缩短运输距离?”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如若真能如此,对这些大商行来说绝对是天掉馅饼的事。
既能不损失现有与官府间的优势,又能扩大商业版图,谁不乐意呢?
只是,这事儿谁也都清楚,朝廷根本没有银子来办这事。
若真要办,只能加大税收力度,到时候需要的银子摊在了各商行头上不说,真正能办出什么事出来,还是未知之数。
各商行久与官府打交道,自是知道官府中人拿银子手段一流,做人手段一流,做事手段九流。
到时候银子缴了,路修不成,而且或许会以此为借口,不断向各商行索要银子。
那时候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了。
所有人沉默不语,纪子期好似明白众人心中担忧,微笑道:“我倒是有个法子,说出来给各位参详参详,看是否可行!
刚刚所言,无非指向一点,修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