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杨复恭的办法(1/3)
铁血军彻底剿灭了吐蕃的军队,让吐蕃归于大唐之统治,铁血军彻底收复陇右道,重新设置安溪都护府、安西四镇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引发了沸腾,福王李儒沛建议将吐蕃更名为西藏,意思是大唐西边的宝藏之地,从这一刻开始,京城对吐蕃的称呼,全部变成了西藏,吐蕃的称谓,很快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有关对陇右道的官府设置,朝廷之中没有什么争论,就连谢玉鑫出任陇右节度使、谢国喜出任陇右副使的事宜,众人都没有议论,可关于在西藏设置节度使衙门和府州县的事宜,在朝廷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不少官员认为,西藏地处偏僻,千里无人烟,朝廷若是在这样的地方设置府州县,管辖起来难度太大了,而且消耗也太大了,也不知道是谁得到的情报,传西藏的总人口不足二十万,尚不足北方和南方的一个州衙管辖的人口,在这样的地方设置府州县,是巨大的浪费。
其实在西藏设置府州县的事宜,说到底与朝廷没有多大的关系,说到底是李儒沛掌控了西藏和陇右道,不是朝廷掌控的,可文武百官依旧是拼命的争论,这看起来总是有些诡异。
这样的争论氛围,让左神策军中尉、枢密使杨复恭感觉到心寒,朝廷之中,怕是已经有不少人认为,福王殿下李儒沛迟早是要成为大唐之皇上的,朝中大臣的争论,其实就是为了未来的皇上。
皇上也隐隐透露出来意思,准备实行禅让,将皇位传给福王李儒沛,而且皇上曾经在后宫之中,亲口说出来这样的话语。
杨复恭是坚决拒绝这等事情出现的,不过他感觉到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李儒沛的实力太强大了,李儒沛真的要是动手了,朝着京城而来,根本不是他所能够阻挡的。
杨复恭的目光曾经投向北方的诸多藩镇。
静难节度使王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以及幽州节度使李可举,都是被敕封为丞相了,按说是杨复恭可以联合的力量,还有就是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他杨复恭之间的关系是不一般的,也应该是可以帮忙的。
可惜这些人全都靠不住了。
王玫和李克用等人。在得知铁血军剿灭了吐蕃、收复了陇右道之后,全部都做起了缩头乌龟,至于说李茂贞,信心满满,正在拼命的积攒实力,手甚至伸到了京城之中的神策军里面,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他的北方藩镇,看到李儒沛实力空前壮大。都是非常自觉的给朝廷缴纳赋税,唯有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借口钱财紧张,一直都没有缴纳过赋税。还时不时的向朝廷伸手要钱粮。
杨复恭所能够依靠的,也就是神策军了。
朝廷官吏人数大幅度减少,不少人辞官到襄阳去了,北方的藩镇开始足额的缴纳赋税。这让杨复恭能够掌管的钱财多了不少,这些钱财,杨复恭没有胡乱花销。大部分都投入到神策军之中去了,几年时间过去,神策军的战斗力的确有所增强。
朝廷所能够直接控制的地方,也就是京城长安极其周边一些府州县,还有就是东都洛阳及其附近的一些府州县,其次就是河南府的大部分地方,南方是不用说了,北方的河南道、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等地,都是藩镇占据的,说起来朝廷控制的地方,比较那些藩镇强不了多少,无非是名义上说起来好听一些。
随着李儒沛实力的壮大,大唐各地的认识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很多人私下里将襄阳视作小朝廷,也就是说大唐天下的事情,这个小朝廷说了算数,京城长安的那个朝廷,说话没有任何的作用了,特别是吐蕃被剿灭,改名为西藏,归于大唐治下,陇右道被收复之后,这样的传闻就更加的广阔了。
所有的情况,杨复恭都是知道的,也是无能为力的,可他不愿意被这样的局面困死。
大唐的祖制是固定的,至少左右神策军中尉,左右枢密使必须是宦官担任,这是固定的要求,而且宦官也是能够得到皇上信任的,不管是谁来做大唐的皇帝,至少要遵循祖制,至于说宦官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