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投名状(2/3)
介石的摊牌已经非常和缓地展开了。总统给蒋发去一封电报,电报并没有提及蒋正在与一个准轴心国成员私相授受的小秘密,而是用褚亭长的计划和军援大棒敲打蒋。
罗斯福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停留在缅北的南洋华侨,作为兵员补充,编成新的作战部队,那样比之通过驼峰航线,将武器送到昆明,武装一群目不识丁且瘦骨嶙峋的士兵更具“可操作性”。
总统提倒,南洋青年通常具备很好的教育背景,很多人会开车和操作机器,可以比中国本土士兵,更快适应复杂武器,也比北方中国人更适合热带丛林,战斗意志则更高。他认为可以在短时间内,武装其中的五至六万人。这些部队将直接划归驻缅北的盟军部队。他没有说交给盟军中的哪位**将领,所以可以理解为,史迪威这个光杆司令将会有一支自己的部队,战后这支部队的归属也说的模棱两可。
这封信足够让委员长暴跳如雷。他早就知道南洋的华侨是优质兵员,但是戴笠的情报表明,南洋华裔中参加马来亚和缅甸**组织的比例极高。而且他们回国参加抗日的口号,一直都是效忠民族,而非执政党。这是老蒋不能接受的。
蒋曾经有的一个方案是通过缅北自己的部队,吸收这些人,但是缅北的将领中,势力最大的褚亭长和孙立人也是他自不放心的,生怕这些人做大后不服中央。在各种用人和疑人的矛盾中,他的折中方案,是将这些人吸引进诸如南洋机工队这样的非战斗组织,并不断派出军统人员考察他们忠实度是否转变。在委员长的心目中,这些人教育水平高,心思大,绝非优先武装的人群。
突然而来的情况,让老蒋措手不及,他一直很小心地隐藏南洋华裔的统计数字,他告诉史迪威停留缅北的华侨人数为三至四万,老弱居多,潜在兵员潜力为三四千人。美方并不怀疑,也从未普查过这些人的基本情况,这么点兵力确实没必要太关注,但是现在罗斯福玩了这手釜底抽薪,显然是有知道内幕的人给他出了这个阴损的主意。
缅北以及印度东部的华侨中,实际的潜在兵力数字,当然只有负责军事统计的军统和军政和军令部的高层知道,但是罗斯福总统的信件里言之凿凿提到了数字,不知道是谁泄露出去的。
褚亭长作为一线将领,其实也不知道缅北停留的南洋华侨实际数字,他只知道,每一战,必有这些人通风报信或者直接上阵支援,但是一直没有确切数字,直到有一天熊副师长与他闲聊时,很偶然地提倒了这个数字。这是他向史迪威开口要另外六个师装备的基础,他知道多说也无用,因为兵员就这么多。目前广大华裔想直接参加抗战,最方便的出路,反倒是温盖特的钦迪特支队。
他很清楚熊副师长透露这个数字是有其目的的,南洋华侨的抗日组织,几乎全部有**背景,这是蒋介石忌惮这些人的最直接原因。
褚亭长索性做顺水人情,将熊留在密支那与美国人接洽,商谈怎么武装这些人的问题,自己则带着第5军南下,提前实施对泰国的进攻。
对泰国的进攻,他原本想等到1943年初,因为陈质平还在曼谷,直接进攻可能让委员长失去脸面(褚才不管陈质平的死活)。但是史迪威第二次来访,要求他必须采取一些与蒋决裂的措施,才能让总统放心把武器交给他,总统不希望支援一个投机的政客或者墙头草的军阀。
看来达成愿望不是没有代价的,他必须立即进攻泰国,给老蒋一点儿难堪,算是给美国人的投名状。
年底将近,泰国边境的泰军,开始松懈下来。上峰告诉他们中国这里已经搞定了,明年部队会往北调,去占领日本人答应的柬埔寨领土。
陶名章的部队不断向曼德勒移动,以及拆毁河流上浮桥的组佛啊,最大限度地欺骗了对手,显然中国人要去打曼德勒,他们更怕泰军从景栋方向进攻。
实际上,年底的枯水期,使得周有福的坦克可以在很多地段,迅速渡过边境附近河流,这是褚亭长的欺敌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