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初候--谋定下三辅(1/3)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十二月,曹操于邺城建造铜雀、金虎以及冰井三台,即后世史书所称的“邺城三台”,其中铜雀台最为华美和壮观,也是曹操最为喜爱的一座。
此时曹操已经基本决定了过三辅、取汉中的方略,也按照司马懿和蒋济的建议先行命令镇守长安的钟繇着手准备进攻汉中的事宜,随即让刚刚平定了叛乱的夏侯渊和徐晃在河东一带征兵纳粮,随时准备挥师经过关中与钟繇会和。
制定好所有的方略之后,曹操兴致勃勃的邀请大量文人墨客以及自己的贴身谋士一同登上铜雀台,包括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和曹植。
除此之外,曹操还想到了远在陈留的才女蔡琰,于是他特地让人将蔡琰夫妇一同请至邺城作客,顺便也让蔡琰一同登台,而司马懿听到蔡琰要来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为了让这次铜雀台之会成为轰动天下的盛举,曹操专程将排场弄的十分壮观,光是仪仗队他就布置了将近千人。
这天他在群臣的的簇拥之下第一个登上了铜雀台的阶梯。
在文人之间相互打招呼的过程中,司马懿第一次看到了刘稷的亲妹妹,也就是实则身为自己亲姑姑的蔡琰,蔡琰一看到司马懿心中的波涛也起伏难平,然而他们知道在这种场合里相认是件疯狂而又愚蠢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只能远远的点头致意。
这个细节,被不远处的曹洪看在了眼里...
一同登台的官员之中就有杨修,他见今天这个日子十分重要,也猜透了曹操对首次登台的重视,所以他偷偷对曹植说:“自铜雀台建成以来丞相还是第一次带领这么多文人雅士和重臣前来,稍后必定会要求众人一同作赋,公子千万要抓住这个机遇吸引丞相的注意。”
曹植听从了杨修的建议,详细观察了铜雀台的外貌后心中已然成竹在胸。
果真在登台后不久,曹操便如杨修所预料的那样临时起意,让在场所有的人当中,有意者都作出以铜雀台为主题的辞赋,并且还列出了丰厚的赏赐以奖励。
陈琳等学子听后便开始握笔思索,曹彰身为武夫并没有吟诗作赋的兴趣和能力,于是第一个表示放弃,平时不愿意将文采展露出来的曹丕,也在吴质的建议之下挥笔开始作赋。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曹植便写出了完整的《登台赋》并且第一个将书稿递给了曹操,这引起了所有人的哗然...
曹操打开看了之后发现曹植的笔锋犀利、而且用了大量华美的辞藻进行修饰,使得文章让人听起来感受到了大气磅礴的气势,引起了曹操和台下文人墨士的大声喝彩。
这时曹丕所写的辞赋其实已经完成,但是坐在他身旁的吴质却突然劝他不要再继续写下去,并且重新撰写一篇语句普通的辞赋上交。
就文章的质量来说,曹丕所写的辞赋不敢说能够完胜曹植的《登台赋》,但是也算是难得的一篇美文。曹丕并不理解吴质让自己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图,但是当他看到坐在自己正对面的司马懿和陈群时,从他们的表情之中曹丕得出了司马懿也认为自己应该这样的提示。
虽然很不甘心,但是曹丕也只好将已经写好的文章收起来塞进了袖子当中,这个细节被明眼的曹操很快察觉到了,只是他没有动声色而已。
所有人都把写好的文章交给了曹操,包括曹操格外重视的蔡琰和陈琳,而曹丕因为写了两份的量所以速度最慢,也是最后一个交稿的。
在台下的所有人看来这明显就让曹丕和曹植之间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先后阅读了蔡琰和陈琳的文章之后曹操赞不绝口,而曹丕的所写的看起来行文十分普通,根本没有和曹植、蔡琰以及陈琳比较的可能性,这不禁将众人的目光再度转移到了除此露脸便大放异彩的曹植身上,认为曹植与生俱来的文学底蕴是最像曹操的。
席间曹操乘兴谈到了自己接下来的战略计划,他手握酒樽站起身走到了道路中央:
“自我曹操入仕以来便一心为国家讨贼立功,当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