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为了祖国苦学吃牛排(1/3)
西单北街、白塔寺附近的一座国营农贸菜场内。
刘麻子叼着烟,斜靠在躺椅上,看着面前偌大的肉摊,一边欣赏夕阳,感觉很是惬意。
因为已经是下午,来买肉的客人并不多,所以抽会儿烟歇一歇,也是不打紧的。
如今这世道,大城市里最风光的就数卖肉的了,比大学教授还吃香。
同样的7毛钱,同样的一斤肉票,给谁好肉给谁差肉,完全看操刀客的心情。
那种掌握别人命运的生杀予夺大权,是很容易上瘾的。
至少他刘麻子这些年抽的烟,就没一根是自己买的,都是买肉客人递的。
想要肥膘,会递给他两根大前门;
想要五花,那好歹也得南海;
如果啥都没有,那就等着吃杂排吧。
舒坦了好一会儿,刘麻子看到一个熟客蹬着自行车,远远地朝他这儿过来了。于是连忙把烟搁下,很是热情地招呼:
“呦,牛师傅,又买肉呢,来来来,看看今天的夹心,都是好货。”
虽说卖肉的不需要讨好任何人,但能让自己的工作省力的事情,谁也不会嫌多。所以那些单位采购的大主顾们,还是挺受肉贩欢迎的。
最简单的道理——如果人人都拿2两一张的肉票,让刘麻子切,那他每天卖完1000斤肉就得砍5000刀,手都得累断。
如果客人都是十斤起步,那他每天的工作挥100刀就干完了。
而这个牛师傅,正是外交学院食堂的采购兼厨子。{学校规模小,所以采购和厨子不分,几千人的学校就要分开了}
在刘麻子脑子里,这牛师傅能在他手下这些主顾中,排进前20,但绝对算不上最壕的。
毕竟外交学院的规模摆在那儿,百来号人的单位,能吃掉多少肉?
旁边的北师大,甚至师大附中的采购,都比他出手阔绰;更别说附近那些效益好的的大国企、医院。
牛师傅停好自行车,便掏出一叠大团结和肉票,说道:“今天不要夹心,你这里牛肉还有么?最好要肋排,不够的话我只能找别家了。”
刘麻子一愣:“牛肉?放心,只有你票不够,没有我肉不够的——对了,你们学校今天有庆祝活动?怎么领导突然这么想得通了……”
刘麻子一边说,一边数牛师傅递来的那厚厚一叠肉票,数到后来才意识到不对,顿时就震惊了:
“你要80斤?一头牛全部肋排加起来都没80斤吧,要不我给你切长一点、搭点牛腩?”
牛肉票确实是80斤的。
而隔壁的北师大几千号人呢,食堂一天也用不到50斤牛肉,100多人要吃掉80斤,这得是多么壕的生活方式?
“差不多就行了。”牛师傅也不讲究。
刘麻子一边切,一边忍不住好奇,揣摩着“外交学院是不是被资本注意腐化堕落了”的问题。
只是,牛师傅的下一句话,再次刷新了他的三观:“对了,今天记得给我开发票,教务处要报账的。收据不行。”
许多人以为开放之前,国内是没有发票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开放之前,因为没有市场经济,所以只是没有增值税发票,但普通发票还是有的。比如差旅支出报销、国企原材料采购做帐,都得有发票。
不过,在食品行业,即使是单位采购,如今一般也就收据便够了。
刘麻子当然能让菜场管理处帮忙开票,但麻烦,平时他都自己手填个收据给大主顾。
今天他觉得也不该例外,就跟牛师傅打商量:“发票多麻烦,我这里又开不了,还得填单子。老样子给你个收据呗?”
可惜牛师傅当然不会答应:“不行,一定得发票——还有,记得开票的写明白,是‘教学耗材’,懂么?”
“噗——”刘麻子差点儿喷出来,“教……教学耗材?你们管牛肉叫教学耗材?”
刘麻子这一声嗓门有点大,旁边至少十几个摊位的摊主、好几十个顾客,都听到了。
所有人,无论是买菜买了几十年的,还是卖菜卖了几十年的,都被刷新了三观。
“牛肉还能算教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