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盛唐金手指》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盛唐金手指 () >> 第1章 楔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20178/

第1章 楔子(2/3)

中大旱、华岳兹遭灾,但朝中的视线却聚焦在杨贵妃忤旨被送归私第,虽是如此,但不久之后便又接回宫中,宠待益深更胜从前。

这一年安禄山赐安禄山东平郡王爵,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同样是在这一年的十月,恒州真定才子赴京赶考,翌年一月考中算学、明经两科,消息传回真定,甄府上下大宴三日,士绅乡邻争相来访道贺。

甄乾滞留在京城三月有余,礼部考过、定完名次后送中书门下详复,待下制书后再放榜,以防录取不公。

唐代科举的科目名目繁多,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算学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算学、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初科举制度多沿用隋朝科举制度,科举为隋朝初创,在经过明清两代完善之后,后世人看来就显得粗糙了。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在大唐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甄乾考得是明算和明经两科,难度不算大,二九年纪高中实为平常。但甄府重视的并非明经科,而是不起眼的明算科,其中的原因自然要从祖辈家学说起。

历史上甄家出了不少的名人,唐代名医甄权、甄立言,南北朝时代的数学家甄鸾,并著书立传多卷,在当时广为流传,就算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算起来家学深厚了。

这次甄乾能高中算学科,也算是继承了祖辈的衣钵,甄府上下如何不欢喜雀跃。

同年三月授勋官九品,返乡祭祖。

甄府听闻甄乾返乡,张灯结彩之时突然传来噩耗!

“不好了……出大事了,甄大郎在城门口受惊落马!”

消息传来全族震惊,事情很快水落石出,一名孟家女子在城门口叫卖拦于甄乾马前,致使甄乾马匹受惊失控坠马不省人事,甄府将孟家女绑到县衙大堂受审。

“明府!小民冤枉啊!”

县衙“正大光明”匾额下,一名身穿官府的中年男子手中惊堂木重重的落下,“住口!刁民在城门口叫卖货物,造成甄大郎惊马重伤,你还有何冤情!来人……堂上喧哗者重打三十杀威棒!”

“小民冤枉!”

两名衙役将堂下一位老人死死的摁在地上,脸上深冷的表情阴恻恻道:“有冤没冤先打三十杀威棒再说!”

看在老人年岁已高,衙役手下留情,但三十杀威棒打完,老人已经泪流满面,臀部血肉模糊,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明府,孟家小女虽让甄家大郎受惊坠马,但当时城门口人潮如流,并非孟家小女一人过错,还望明府详查!”

堂上县令冷哼一声,不再理睬老人的苍白辩驳,而是询问一旁为甄乾治病的名医道:“李大夫,如今甄大郎的病情如何?”

一旁身穿常服的李大夫摇摇头道:“甄大郎身上的伤势倒是不重,休息一月便可痊愈,可惜这次坠马伤了头,神志不清,嘴中尽说些听不懂的话,恐怕受惊过度得了失心疯,恢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难啊!”

堂上县令也惋惜的摇了摇头,甄乾才

状态提示: 第1章 楔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