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 >> 第22章 水泥和钢铁厂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19088/

第22章 水泥和钢铁厂(2/2)

就用退火处理工艺先对付。

今年七月,百仞滩钢铁厂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完成,一座接近于建国时期的高炉、一座类似于近代平炉的炼钢炉和一座大型焖烧炉在文澜河边矗立起来了。

考虑到利用水力,梁小明选择了一个靠近百仞滩——这在后世是临高本地著名的景点——的地方,这也是钢铁厂名字的由来。第一期工程的高炉,是为了将来炼化铁矿石得到生铁而准备的,目前直接以买来的生铁用炼钢炉炼熟铁,也就是低碳钢,而焖烧炉是为了将来退火处理铸造小炮准备的。

因为没有焦炭,炼钢炉采用的是普德林法——中世纪大规模生产熟铁的冶炼方法,和中国古代的炒钢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又称搅炼法。

普德林炉的构造和炼钢平炉相近,只是没有下部的蓄热室。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长火焰送入炉内,靠炉顶的反射作用加热生铁,由于火焰中的过剩氧和炉底中大量的氧使生铁中的碳和磷经氧化去除。

但用木炭做燃料的炉温不够,金属无法融化成液体,呈半凝固状态,要靠人力用钢棒搅拌才能使冶炼继续进行,通过搅拌,使全炉的溶液都能接触空气,从而使脱碳更加彻底,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

普德林法是现代炼钢法出现之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曾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但由于对控制脱碳的技术要求很高,以及半凝固态冶炼环境下劳动条件非常恶劣——搅拌工人不仅要被高温烘烤,影响健康,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更先进的贝塞麦法诞生后,普德林法即被迅速淘汰。

不过在17世纪的临高,这种18世纪的落后生产技术已经是相当先进了,至于搅拌工人的人权问题,刘烨和梁小明选择了忽视,目前还顾不上这些。

虽然是军工企业的工程师出身,但是以古代方法炼钢还是第一次,普德林法和中国古代炒钢法原理差不多,关键在于对脱碳火候的控制,脱碳不够仍然还是生铁,含碳量太低就成了纯铁,只有处于两者之间才是钢。


状态提示: 第22章 水泥和钢铁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