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英烈》(2/2)
的兴奋。情绪可以相互传导,台上人红光满面精气神十足,台下听客也觉得自己身上劲道好像足了几分。
朱正卿醒木一声后道
“今朝说一回《英烈?进武场》,元朝脱脱丞相用海水煎干、釜底抽薪之计设下武场,本来准备端午节开考,后因民工有意拖延,只好改期到八月半。早在二三月时,脱脱丞相就以顺帝之旨向十二邦发了龙头请帖,十二邦邦主无人肯来,晓得参加武场是睁着眼睛吃砒霜。”
开头这几句叙述,说的抑扬顿挫,轻重得当,煞是好听,真是难以想象,台上人已经二十年没当众说过此书。
评书中《英烈》也算热门书,但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三国》是公认的大书之王,诞生的前辈名家无数,紧随其后的是《隋唐》、《包公》、《说岳》等等。
《英烈》通常被称为小三国或者小隋唐,说明其在内容题材上与二者多有相似之处,都是以乱世群雄并起为基础,敷衍出一部浩浩荡荡的开国史来,牵涉人物脚色众多,事件纷繁,各种线索或明或暗经纬其间,钩织出一张绵来。
只是《英烈》的成书要晚于,《三国》《隋唐》,所以在整体结构上尚有不圆满之处,成熟度不高,可上溯的名家数量也少,加之情节和人物设定雷同,并不是一部容易说的书。
朱正卿刚才说要靠此书来显显手段就基于此,同时所选的这回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潮书,相较于后来《武场比试》、《扳倒北梁楼》这种高潮迭起,关子不断的书来,显然是差了不止一挡。
周瘦鹃又在和右边陆澹安嘀咕“今朝倒是滑稽,上海素鸡帮怎么都挑冷门书,温吞水下手?”
“是啊”他左边的范烟桥也凑过脑袋来表示赞同“老母鸡伐吃吃素鸡,吃不准啥路道”
陆澹安皱皱眉头“关亡看起来热闹,实际花头不大,这个《进武场》也是,等会那场《苏婆替死》就更不用讲了,哭哭啼啼”
“不过话说回来,倒是大拇指要翘的,弄堂书硬生生说的比肉段书都闹猛,也是本事,就看台上这个”
“我估计啊,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他要真说《福尔摩斯》或者《刺马》今天就必胜了,何必舍近求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