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试探(1/2)
这话其实有些恶毒!
作为长安城内小有盛名的神童,如果武三思这句话传出去,被叫成小sè_láng简直指日可待,神童的名声可就完了!
上官婉儿端着酒盏的手顿了顿,并无异样。太平公主飞了武三思一眼,正要说话,张昌宗已经笑眯眯地道:“是吗?家母先前还担心长成小子这样,将来找不到媳妇儿,承武公吉言吧。”
武三思脸上的笑容一顿,转而问道:“六郎的新诗虽未填完,但诗句所写却颇觉动人,那般美丽之娘子,不知是在何处见的?竟能引出六郎之诗兴,若能寻到,说不定六郎便有灵感写完全诗呢?”
这么一问,连武氏也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来。张昌宗道:“多谢武公提醒,只是小子已然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是不是长得特别好看……现在想来,似乎相貌也寻常,当时似乎是恰好有个神态比较特别,触动了小子,得了这几句残诗,后来便忙着苦思诗句去了,倒忘了看人。”
果然还是没开窍的小孩子!
这话说出来,武三思倒不好往下引,因为武氏已然笑指着张昌宗笑骂道:“六郎这作态到有几分名士风范,fēng_liú不下流,甚好。最后更是忙着作诗而忘了看美女,倒有几分读书人的呆气。”
张昌宗故作不服气的抗议道:“太后,您前几日才夸过小子机灵来着,怎地今日就变呆了?”
武氏反问道:“呆不好吗?”
张昌宗答道:“总是聪明、机灵这些词意更好些,被夸总比被说呆好些。”
武氏微微一笑,道:“本宫倒觉得呆气挺好。若六郎不呆气,何以数年如一日,日日手不释卷,勤学苦读不辍,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呢?”
原来是说这个。
张昌宗腼腆的一笑,躬身道:“多谢太后夸奖,其实小子也没太后夸的那么好。不瞒太后说,小子也有想懈怠之时,但是,想到曾答应过太后和师父,还要母亲、叔父们要好好读书,若做不到……男子汉大丈夫,以后怎么见人!再说,其实读书挺有意思的,生活中有许多事小子想不明白,可是对照先贤之语再看,似乎世事都变得简单通透起来!先贤真厉害啊,同样是过一生,先贤可以悟出些微言大义,而有些人却只会庸碌一生。太后,您说,人与人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
这两年来,因为婉儿师父的关系,张昌宗常在宫里行走,与武氏接触也渐渐变得多起来。抛开成见不谈,武氏其实颇通文史,在还没被男色迷昏的时候,其实是个颇有政治才干和文采斐然的女人。
在上官婉儿教导张昌宗的时候,武氏有时候兴致来了,也会指点张昌宗几句,倒是让张昌宗对她改观不少。如今日这般,有时候是她考问张昌宗,有时候是张昌宗请教她,只要不是涉及容貌之类的话题,一老一少多能和谐交谈。
张昌宗这个问题,倒是把武氏兴趣勾出来了,面上现出思索之色,
片刻之后方才道:“此事本宫亦想知道,想来千百年来,想知道其中奥妙的人不知凡几,然谁也无法确切答出,否则,这世间可称先贤者又岂止区区之数?也如此,人才之所以才会显得珍贵,这世间总是智者稀,庸者多些。”
“小子受教。”
张昌宗点点头,这个问题其实是婉儿师父拜师之初用来引导他的,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机会也想听听别人的说法。
看,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有趣。婉儿师父与未来的女皇陛下,同样的问题,看待的角度就不同。婉儿师父的答案更偏向于学者型,带着探索的意味;而女皇陛下的说法则更偏向于上位者视角。
从这个问题女皇陛下看到的是人才难得,为上者当珍惜人才。与上官婉儿截然不同的角度和答案……作为受教者,张昌宗真的觉得这种差异非常有意思。
太平公主看探讨已然告一段落,抬手拍拍张昌宗的脑袋,道:“今日乃是节日,母亲素日忙碌,难得清闲,六郎莫要缠着母亲说这些,扰了母亲兴致不说,还累她劳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