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强者之战(1/3)
人类的历史中,战争无数,而且形式内容各异,不断升级。但历数所有战争,目的都是相同的“取得胜利”。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目的是打垮对方,让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
人,作为万物之灵,最主要的特长便是制造并使用工具,并以此改造自然。战争胜利作为人类即使竭尽所有资源、力量也要实现的目标,最能够体现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发展历程。
战争,其实可以概括为:战斗各方为实现胜利的目标,使用各种手段方式组织利用自己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力量来打垮敌手的现象。
由此可以将战争的要素抽象为三层:“战斗各方的意志”、“战斗各方的手段方式”、“战斗各方的资源、力量”,其中“战斗各方的意志”自然为最核心的要素,后两者可以概括为“战斗力”,即:斗各方手段方式+战斗各方资源、力量。
自科学革命以来,每次技术进步都对应着战争形式的转变,打击的层次不断深入,但总体上来说都只是以敌方的资源、力量以及使不能够发挥敌方的作战手段方式为目标进行打击,离终极的“意识战”,即直接只打击敌方的意志还有很大的距离。东方军事家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无疑是战争的终极目标。
在假设战斗双方战斗意志相同的基础上,双方的战斗力对比便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历数自拿破仑战争以来的军事革命,旧时代的世界军事经历了大陆军时代、机械化军队时代,信息化军队时代。相应的,战斗力基准指标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大陆军时代的军力指标,最基本的就是兵力规模质量。从历史经验来看,主要形式便是以轻武器为主要装备的军队从事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并以近距离交战为主。1914年英国工程师兰彻斯特应用统计学发现并提出“兰彻斯特方程”,在大陆军时代该方程表现为“任一方实力同己方战斗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兰彻斯特平方律”。由此揭示了“人海战术”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科学道理,解放战争中我军以轻武器为主的落后装备打败训练和武器先进的国民党军队甚至美军机械化部队的事实都可以用此证明。
机械化军队时代的军力指标,最基本的则是平台规模质量。一战后西方各国快速进入机械化生产时代,各**队掀起以装甲化机动化为标志的机械化军事革命。机械化军力不再是用总兵力、总吨位计算实力,而是以战略轰炸机、导弹、航母、大型运输机、驱逐舰、战斗机等体现火力和机动力的高质量武器平台规模作战为最基本依据。这符合远距离交战下“任一方实力同己方战斗数量的平方呈正比的兰彻斯特线性律:战单位总数*单位战斗效率”。这表明,在机动力革命性提高之后,兵力数量的增长对战斗力的贡献已经弱化,而单位战斗效率的革命性增长取得优势地位。
因此轻步兵的战斗效率跃升到坦克、军舰、战斗机的战斗效率上来。可以说,更新武器平台可以抵消兵力数量的优势,这是对大陆军时代兵力规模质量评价体系的颠覆。按照这一结论,美军数量自二战结束后就一直在衰减,虽然它控制世界的范围和力度并没有衰减。
而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爆发式进步,人类之间的战争更加围绕敌方的意志、更加直接地进行打击,而且具有更加广泛的范围和更加多样的形式。网络中心战作为目前最典型的信息时代战争形式,具有“局部战争全球化”、“无人/无形/无边”、“非火力打击越来越占据打击更多的比例”和“网络极大化,节点极小化”四大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
人类社会本应该朝着信息化战争形式迈进,到最后可能人类实质性的军队都形同虚设,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会越来越接近意识形战争。
可是末日后发生的大规模核爆发引起的严重核磁混乱已经让这一切变成了空谈。况且人类的对手也不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