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风雨欲来(2/3)
可能同胥吏们搅在一起,并且也不住在衙门里,似乎可以排除了。若不是后宅,那就是衙门后堂。州署三堂杨铮都去过,未见哪个院子有井,若“井”是指“杨古井”,这反倒能够说得通。后堂西边是州同知署,东边是州判署。难道这后院是指州同知和州判?倒也不无可能。
吴知州整顿州署,本就不单单针对胥吏,还要顺带着敲打一下州同知、州判,使州署上下一体,这才好大展拳脚。而州同知、州判为知州之佐贰官,并非属官,恐怕不会心甘情愿地被敲打。涉及权力之争,哪怕明知力有不逮,多数人还是会对抗一下。
意识到有官员牵涉进来,杨铮顿时觉得有些头疼。普通百姓在官老爷面前,力量实在太弱小了,因而这种情况是他最不愿意碰到的。
忽然间,杨铮想起那天在河边对姚二刀说过的一席话,背心不由冒出一阵冷汗。
月盈见杨铮脸色突然间变得有些难看,忙问道:“二哥,怎么了?”
杨铮道:“没什么,想到件很急的事,我得即刻去趟城里。”
月盈道:“这会都申时了吧,明日再去不行么?”
杨铮道:“离关城门还早着呢,明日再去就怕迟了。”
月盈道:“那我和二哥一起去。”
杨铮道:“不是说了么,你身子不适,在家歇着吧。”
月盈道:“那……那……二哥可否让栓子帮忙跑一趟?”
杨铮看向月盈,见她一脸惶急之色,不由笑了,问道:“干嘛非得让我在家呢?”
月盈小声道:“就是觉得二哥撇下我一个人在家,心里不踏实。”
杨铮沉吟了一下,道:“也好,就让栓子和黑娃替我去一趟吧。”
两个大侄子都是憨厚之人,可是并不笨。早点让他们参与些事情得到锻炼,将来才能帮上更多的忙。
月盈喜道:“那好,我去叫他们。”说着就出了屋。
杨铮跟到屋门口提声道:“慢慢走,不急这一会。”月盈应了一声,转眼就出了院子。杨铮回到桌前坐下,提起笔来,在“银子”二字上画了个极粗的圈,随后又打了个叉,口中爆出一句粗口。
那天在河边,他曾对姚二刀说过,顾老三手头有大笔银子,在胥吏眼中就是只肥羊。可却从未去想,现在的古记铁铺在有些人眼中,就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如今古记铁铺已产出“杨古井”四百个有余,估计还得再打制一百个方能满足秦州诸里之需。秦州所领三县共分民三十四里,与秦州相当。若以秦州的情况作参考,来年还需为这三县打制四至五百个。
而这只是民田浇灌的需求。上次古常勇说,卫所的人也看上了“杨古井”,这又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一卫有五千六百兵士,那便是五千六百户在役军户。虽说卫所逃户极多,现在秦州卫的兵士还剩下几成不得而知,可人跑了地又跑不了。国初时给卫所的兵士每户分了三十至五十亩土地,一卫的田地少说也有十七八万亩。哪怕只有三成的土地需要用“杨古井”,至少也得一千个才能满足。
这样算下来,包括已经打制完成的,目前“杨古井”的市场总需求大约是两千个。就按每个“杨古井”九钱来计,市场总额大约是一千八百两。
这个账并不难算,尤其对于那些有心人来说。
杨铮的估算还是比较保守的,若“杨古井”的生意落到别人手中,肯定会卖到一两多银子一个。今天三舅过来说的那些话,似乎也能说明这门生意已经让很多人眼红了。在此之前,秦州从未有过一家工坊能将一种货物的生意做到这么大。
寻常一两个胥吏虽然不能把古常勇怎么样,但若是官老爷看上了这只下金蛋的鸡,难道还会给他留着么。说到底古常勇不过是个军匠,所谓的面头熟、人情广,主要是在市井和低阶层官吏当中,要是对上有品级的官员,这些根本就不管用。
不一会月盈带着栓子和黑娃过来了。杨铮对那二人说道:“你们即刻去趟城里找铁铺古掌柜,告诉他州署和卫署当中,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