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血沃太平花》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血沃太平花 () >> 第11章:玲珑点窍 阴兵劫营 9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12470/

第11章:玲珑点窍 阴兵劫营 9(2/3)

川等这一圈大中城郭的圆心位置,八方汇集,远近通达,乃是关中腹心,所以自古隶属京畿重地。

“其二,曰养命之土。自北魏年间置县,凡一千五百年来,三原一直就是历朝国都长安的粮仓,物产丰饶,所谓‘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而且受益于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方联通,所以商贾云集,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富甲渭北关中,资财集聚。有道是,食大于天,无可或缺。财能通神,是所必争。此处涵养充足,退可安民,进可养兵。三原在手,长安可定,陕西无忧。三原若失,长安必乱,陕西板荡。

“其三,曰紧要之地。三原,位于关中平原之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以四十里原坡为界,东西以清河相隔,形势天然三分,即南部平原曰丰原、北部台原曰白鹿原、西北山原曰孟侯原,故有三原之名。是故,三原在手,攻守随心,进退自如。南向由高望低,隔渭水俯瞰长安,只要准备完全,可以一鼓而下轻取长安。反之,如要北顾从长安来袭三原,则是挺身仰攻之势,只能节节必争,背水而战,进退失据。所以,三原自古就是长安故都的北门锁钥,兵家必争。

“大家再想想,三原之于胡笠僧和张义安二人应该如何取舍?

“胡张不是三原人,都是出身邻县富平。胡笠僧年幼在乡私塾就学六年,因聪颖过人,青出于蓝,塾师自感难再胜任授业之资,所以将他推荐到关中名儒赵如笃处求学,胡由此11岁时就辞乡离家来到三原。其后六年间,胡在三原学经问道之余,还有幸拜入鹞子高三的首席高足刘金仲门下为徒,成为关中武林名门高家拳的再传弟子。所以胡少年时就能学贯文武,心志旷远。

“胡也由此机缘,年少步入武林江湖和哥老会首,才有了日后胡代表民党出面联络全陕民间豪杰志士,联合会首张云山的‘通统山’,共建了‘同盟堂’,并进而达成大雁塔三十六兄弟的歃血结盟创建了‘三合会’,为日后辛亥年啸聚义军,促成西安举义打下了根基。‘通统山,同盟堂,梁山水,桃源乡’,这个江湖身份,也成为他日后能够广招武林和会道中的勇武壮士投身军武的最好募兵招牌。

“而且,胡也是在三原此地结识的日后亲如大哥的陕西同盟会魁首井文渊将军(注:辛亥陕西先驱井勿幕,字文渊,号侠魔,陕西蒲城人),并由井将军介绍加入的同盟会,才成为了民党成员。

“所以,直至16岁入西安健本学堂之前,在三原这最初的六年光阴,于他胡笠僧而言可谓铭刻终生。也正是由于在此地心志育成、培根筑基,方有他日后的纵横军武文三界、深孚众望,名震秦陇三辅、激扬风云。

“其后,胡笠僧西安举义时创立渭北义军总部在三原,再之后任职秦陇复汉军第一标标统时驻军在三原,起兵反袁逐陆时任职的游击营驻地也在三原,此次受命于陈柏森围剿靖国军,由马驹寨发兵北上再次重新驻军三原,也只有之前被调去龙驹寨这一年多胡部驻地不在三原。多年以来,胡张二人,无论掌兵规模上下浮动,军职权位高低起伏,也无论时事如何变幻,二人只要统兵,几乎就是在这三原一地出出进进,前后断续经营三原一地已有七八年之久。

“胡张所部凡驻军之地,一向军纪严明扶危济困,百姓多受其部恩惠救助,而且胡部剿匪辑盗不遗余力,故作奸犯科之徒无不销声远遁,而且兴文教、倡女权、行民主。故而三原一地黎民安居、百业兴旺,本处青壮皆以能够投军入伍胡部为荣,所以胡张所部在三原民众中被视为子弟之师,可谓根基深厚、人脉广种、声望卓著。三原已然是胡张的基础之地,其优势他人望尘莫及,难以撼动。

“总而言之,即使不考虑之前的三点必争之处,呵呵,想来,胡笠僧和张义安也势必对三原此地无一时或忘,所谓不是故乡胜似故乡吧。

“所以,三原一战,张义安一旦发动,胡笠僧所部必定全速回师增援、倾力一战,势必克复三原。然后再以三原为中军之

状态提示: 第11章:玲珑点窍 阴兵劫营 9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