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五百两银子(2/3)
而且,赵大贵刚进入糖行业,手里拿着最顶级的白糖,一个月也就卖出个二三十担,以陈家的人脉,却有可能一年卖出上万担白糖,获取数万元的利润。
不过,那也是别人的本事,赵大贵倒没有觊觎之意。
商谈一阵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赵大贵同意以五百两的价格将秘方出售给陈豪陈老爷。
同时,赵大贵还同意转让秘方后不再将秘方透露给第三人知道,他本人和赵家在十年内,也不会再制作白糖销售。
赵大贵自己算过,如果自己继续做白糖,估计做一两年才能赚出五百两银子,而且这秘方其实简单无比,非常容易泄露,还是先一步拿到钱财,套现为好。
他手里比这更好的赚钱法门多的是,并不如何看重这所谓的秘方。
拿到作为定金的二百两银子后,赵大贵还专门跟陈豪一起到陈家,演示了一番土糖生产白糖的法门,等到学会这制糖的方法后,陈豪的脸色变得异常精彩。
“用红糖制作白糖,原来这么容易,只是用骨炭搅一下就行?”陈豪不可思议地说道。
“大道至简,本来就不会太难。再说了,用黄泥水淋上都能将红糖变成白糖,骨炭至少比黄泥水上档次很多吧。
再说,这事情越简单,成本就越低,赚的利润也更多,不是更好吗?”赵大贵微微一笑说道。
“理是这个理。可是,这么做出白糖的道理在哪里,赵兄弟是否知道?”陈豪想了一下,觉得这法子简陋之极,但对赚钱其实是更有利的。
只是为了这么点小窍门,就付出五百两白银,似乎又有些不甘。
“这您倒是问着人了,您这问题除了我,恐怕别人都答不上来。”赵大贵一下子被搔到痒处,好为人师的毛病立即作,便将红糖颜色红其实是里面有杂质,融进水里后投入骨炭搅拌,就能把杂质都吸附出去的原理都说了一通。
“所以说,将红糖融入水里后要除去其中的杂质,也不见得一定要用骨炭,就是用木炭或竹炭,甚至是黄泥水搅拌,都有类似的效果。
只不过,骨炭效果最好,价格也不贵而已。
话说我华夏上下五千年,一直到前明末年,还没有掌握生产白糖的好办法,就是黄泥水淋上做白糖的法门,也在我清朝初期才开始学会,又经过两百年普及,才变得人所皆知而已。
所以,您也别嫌这方法简单,如果我没有从南洋得到这个法门,估计再过一百年,我朝炼糖估计还得用黄泥水淋的旧办法。”
“赵兄弟不愧是读书人,懂得比我们多。
不过,如此说来此法不仅能用来将粗糖转变成白糖,在熬煮甘蔗汁的时候,也不需要一定要淋上黄泥水,直接用上骨炭然后进行熬煮,直接得到白糖呢?”陈豪为人很聪明,非常敏锐地把握到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大用途。
“然也,那样获得的白糖因为没有杂质,必然比黄泥水做的糖好看,也更好吃,同时也不会出现瓦溜底层的糖变黑,只能低价出售的事情。”赵大贵点点头,这世上果然还都是聪明人,只要把原理点出来,就能把事情想透。
“如此说来,这法子果然有大用。”陈豪点点头,脸色变幻不定,似乎想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接着,陈豪向赵大贵拱手,诚恳地说道:“赵兄弟这番话果然价值连城,陈某受教了。
那五百两银子,我这就给你取来,还望赵兄弟遵守约定,不要再将这秘方透露给别人。”
“那是一定的。”赵大贵点点头,严肃地说道。
过了一会儿,陈豪果然让人取来五百两银子,递给赵大贵,又请他在晚上留下来吃饭。
不过,赵大贵此时归心似箭,又在现代社会的电影电视里看惯了地主老财拿到秘方,就在酒菜里下毒,杀人灭口的桥段,便借口弟妹年幼需要照顾,执意回家。
一会儿,赵大贵离开陈豪之家,又到陈家店铺,送上十两银子以作谢礼,虽说陈豪必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