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生活回归正轨(1/2)
买新手机,替夏含煜上户口,给两个孩子转学籍,和以前的同事一块儿吃饭……
刚刚从远方归来,就进入忙碌的生活节奏。两个星期过去,一切终于回到正轨。夏景之在8月14号回县医院报道,赵红袖则守在家里,替两个孩子补课。
夏含清在前进小学读过四年书,按道理该升五年级,但有一点不能忽视:她的实际年龄不满八周岁。
虽然,小丫头不乐意,非说自己九岁多——前进村的人按农历记岁数,而且是记虚岁,夏含清生于庚辰年末,按这算法确实是九岁。但赵红袖不能这么算啊,像夏含清这样的,放临水小学也就是二年级小朋友,放在她支教的那地方,甚至可能才刚入学呢!
偏偏,她想让小丫头留级,小丫头坚决不答应。也不知怎么地,她就认定,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会留级。
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肯定不如县里的临水小学,这一点,赵红袖和赵不亮都很清楚。就算再怎么用心,很多差距是没办法弥补的。例如数学考卷上的“思考题附加分”,在前进小学,都是只有前几名才能做出来的题目,可对于临水小学的学生而言,只是必得分,基础题。他们追求的,是奥数竞赛名次。
倒不是说,拿奥赛名次才是好学生,但很显然,大环境的不同,对各自发展的影响造成很大差异。
而且,乡下的学生越来越少,县城的学校遍地开花,大势所趋,生源和师资都在向县城涌动,像夏含清这样的经济条件,却在乡下读四年书,说出去反倒很奇怪。
但凡有点儿钱,谁不把孩子往县城送?
夏含清刚到前进小学的时候,那里还有12个班,五百多个学生。而现在,据赵不亮统计,预报名9月份入学的孩子连两百个都不到。
很显然以后只会更少。
前进小学是黄桥乡第二大的小学,接收附近几个村子的学生。学生变少,不是因为村里的孩子变少,而是他们都去了镇上或县城。
支援教育,却让自家儿女在这一块受委屈,赵红袖对上夏含清和夏含煜,心里不无愧疚。好在,赵不亮和毕艾华照顾他们很用心,夏无意和陈萍也很爱护他们。县城的孩子用多媒体设备上课,他们也可以用家里的电脑去看世界。县城的孩子组队去参观博物馆,他们也可以到长生村,把老屋里的古董当玩具。
“算出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减去阴影部分三角形面积9平方厘米,所以……嗯,答案是16平方厘米,妈妈,试卷我写完啦!”
下午五点,兄妹两趴在书桌上完成赵红袖布置的作业。
正在阳台看书的赵红袖闻言,几乎能听出女儿声音里的急切,她微微一笑:“行,放那儿我等会去检查,你去玩吧。”
“欧耶!”夏含清欢呼,小声地问夏含煜:“哥哥写完了吗?”
夏含煜放下笔:“写完了。”
小手拉起哥哥,夏含清宣布:“我们去找顾小七玩!”
一分钟后,隔壁邻居门口。
“顾叔叔,顾小七在吗?我来找他跳皮筋啦!”夏含清敲门叫人。
屋里安静了几秒钟,才响起顾笙燃的声音:“小七,含清找你……跳皮筋……去吧。”
又过一分钟,顾小七磨磨蹭蹭从屋里走出来,三人一道下楼。
“夏含清……”
顾小七特无奈:“你就不能编个靠谱的理由?”
夏含清在乡下待了四年,只在长生村和前进村之间来回打转,和顾小七也就四年没见面。刚回来的时候,顾小七甚至认不出夏含清。好在,机智的夏含清揍了他一顿,顾小七瞬间找回身体记忆:嗯,熟悉的力道!
暑假得闲,正是小家伙们疯玩的时候,顾小七遇见夏含清,那自然是愉快的一起跳皮筋……啊不对,愉快的玩耍!
这阵子,顾小七正是苦恼的时候呢!
他妈妈和他爸爸,就跟电视上演的一样,那叫踏遍荆棘、历经坎坷,复婚之路苦难重重,简直比电视剧演的还精彩。就夏含清刚走那年,他爸爸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