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就办一个武学堂(2/2)
,也早弃文从武。现在每每读起杨炯那首《从军行》中那一句‘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就忍不住胸中激荡。”见蓝老头愈发不自然,高道乾笑了笑说道:“少年郎思虑报国甚好,可如此这般也只是强健身体而已,岂不是仅有报国之身,而无报国之策,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咱大宋不是有武学吗,在武学学有所成,即便不是什么武状元,将来从军总要身负责任,好过从士卒做起,为什么不送他们去武学?”
提起武学,董歆苦笑着说道:“大郎对这武学之事恐有所不知。”
因为得知高道乾可能会成为他的新东主,董歆不好再称呼高道乾小哥,这时改口称高道乾大郎。在宋代,称兄弟中的老大,也可如此称呼。虽然高道乾也说不清他在家中排行,可众人总不能将他向下排行,也就随意称呼。
对于众人如何称呼,高道乾更是没有任何意见,只要不称他阿猫、阿狗就行。
董歆继续说道:“有宋一朝,崇尚‘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统兵体制,所以武举一图必然是人才凋零,不仅武学规模很小,录取人数更是稀少,每期只有一百来人。而且,学生虽不限庶民,可却需要两名省、府官员举荐,再经考试合格方可入学。这一道门槛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哪里做得到。”
“再有。”
董歆苦笑着又道:“咱大宋武举一改唐代武举只重武艺做法,变为文武并重,即考核武艺,又考策论,再考《武经七书》,寻常庶民子弟哪里轻易进的武学,更何况考上武举了。”
对于宋朝重文轻武的做法,后世早有诟病,只不过对于现在,高道乾也没有好办法,毕竟他人微言轻。只是对于这些热血少年,高道乾总归心下难以安稳,思衬一会说道。
“这些少年一腔热血,总不能冷了他们的心,否则几十年后大宋又多了一些麻木不仁庸庸碌碌之辈。不若这样,咱就办一个武学堂,即教授武艺,又传授文章、军事,待到学有所成,再想办法荐其入武学或是直接参加省试。”
对于高道乾的提议,巧儿姐首先极力赞同。而董歆,蓝老头、郑屠都面露苦笑。
还是郑屠忍不住,粗声说道:“大朗倒是好说法,只是做起却是不易。这教授哪里请得。”
宋代称私塾、官学先生一律统称教授,而且不论文武。
“对了。”
郑屠忽然满面欢喜抚掌说道:“大朗一身好武艺,倒是可做得这武教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