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伤了哪(1/2)
释完心中的疑惑,连头通达起来的徐峥总算是了却了一件心事,不过在仔细回想了与父亲关于管宁的一番问答后,却毫无征兆的想起了另一位身处中原的“本家”人来
那就是与“关羽降曹”事件一道演化为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另一个典故“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的主角徐福了
虽然“福”才是他的真名,而且在出仕曹魏官居右中郎将兼任御史中丞后,曹魏的史书《魏略》在为其作传时也是用的本名,或直接称其表字“元直”
可见“徐庶”真的只是他在逃亡时期短暂使用的假名而已,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称呼为徐福的,但是就是作为“过来人”徐峥自己也觉的得称呼其为“徐庶”才更有亲切感
遥想当年长坂坡前得知母亲被曹军所掳的徐庶,既担忧老母安危,可自己又是身随刘备的重要谋士,身陷忠孝两难之际,对着刘备指着自己的心口,言“方寸之地已乱”,不能再相助
此时的他是否在心中也有过那么一丝丝的寄望,寄望刘备能自担恶名强留下他,毕竟臣子谋划,君主决断,本就是应有之意,自己心乱不能自谋,干脆和盘托出,堵上未来的一切全凭主君定夺
在徐峥想来虽然忠孝两难之说自古就有,可是生为君主也是“夺情”之便,更何况古人本就有“墨绖从戎”一说,只要君主能担得起骂名,比如曹丞相之类的,想必这史书怕不是又会有一个新的典故了
但可惜的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本就是个集合了理想与大义才能在乱世的重压下团结柔和在一起的团队,注定行不了这种断人常伦的手段,刘备不是曹操,很多事真的只能如“演义”里的自评一道“每与曹反,事乃可成耳”
于是只能带着诸葛亮在南逃的路上,目送徐庶离开,最终归了曹魏
以至于多年后率军北伐的诸葛亮,在听闻了徐庶官职不太高时,还曾经感叹道:“魏国的谋士是不是太多了,为什么不重用徐庶?”
当然这则记录同样成书于《魏略》中,不排除是曹魏史官,黑了诸葛丞相一把,给自家朝臣脸上贴金,毕竟是史书嘛,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已
“还说儿子闯祸全赖酒儿身上,父亲人后编排才是真的无礼,献策就是献策非要以男女之情作比较,为老不尊‘’
了却心事的徐峥已无顾忌开始“算账”了
“我儿政事、军略无一不是上上之才,奈何还是太年轻了,人情练达不足,殊不知君臣父子、夫妇师生各有纲常”徐志振振有词的反驳到
“所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为父看来我儿缺的就是‘家齐’一项”
“若你与酒儿真有了“夫妇”之实,补上了缺失,有了沉淀更加成熟,至于在幼安面前看不穿他的心意而踌躇不前?”
“老师可是男人,这个比喻不合适吧”看见父亲开始吊着书袋子变相的“催婚”,徐峥立马就头大起来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你若是能攻克乃还把酒儿拿下,还怕拿不下幼安让他称臣?”
徐峥发誓如果现在嘴里有口茶水的话,一定要全部喷在自己的无良父亲的脸上,让他好好摸摸自己的脸皮到底有多厚,才能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来
待看到徐志端起茶碗欲饮时,计上心来的徐峥连忙开口说道
“父亲的意思,儿都懂了,唯有一事如鲠在喉,还请父亲教我”
不想自己的好儿子今日一天求教的次数,比之前看着他长大的十余年加起来都多,终于找到了教子有方的感觉,徐志人如其名,志得意满的道
“讲!”不仅惜字如金,还的一脸风轻云淡品茗饮茶
“父亲如此刻意的提及酒儿,莫非她真的是不是儿~同父异母的亲妹妹?”
“噗~~~~~~~~~~~~~~·”
看准了徐志饮茶的时机,徐峥猛然爆出惊人之语,想得就是呛他口茶水,平复心中怨念
不想事与愿违,差点糊了自己一脸,待看着那飞溅的茶水向着自己喷来时,鉴于面前就是案几,材质坚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