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人(2/3)
陶客商的哥哥告老还乡之际,向朝廷举荐了许国之,他做了三年国子监祭酒,又外放了两个地方十年知府,每次回京述职考评俱是优秀,去年由圣上钦点为余杭总督。
知道陈秀才为了生计出来贩丝,许国之了解他的为人,给大开方便之门。做官就这样,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大面上不错就成,出手帮助昔日的朋友还是可以的。且陈秀才的人品许国之在清楚不过,知道他最是知礼守法的,给他提供做生意的便利,他也不会打着总督的旗号横行。
提到死房里点着灯坐了一夜。
许国之入了进士后,娶了陶客商的一位堂妹,许夫人给他生了个儿子,今年十五岁在京师拜了名师念书。许夫人于前年冬天撒手西去,如今伺候在许国之身边的是任职途中解救的卖唱女。
陈秀才就住在总督府上,总督府是个大宅,专门给他拨了个独立院子。一路走过去穿花拂柳,绕了廊桥看到一簇簇江南花木,开了蓬蓬勃勃的花。陈秀才绕着院子走了一圈,有天井有厨房,院子里还搭着卷棚,中满了紫藤、爬山虎等攀爬植物,紫色的花朵蔓延开来,爬山虎绿油油的叶子看了就心情舒爽。
小院子里色色齐全,跟着伺候的小厮,端茶的丫鬟,灶下烧火的妇人,院子里做杂事的花匠。跟着的小厮引了秀才一路到藏去:“陈老爷是总督的兄弟,总督吩咐了说陈老爷最喜,命我领着您去藏。咱们家这藏呀,藏书量在整个江南不是一就是二,全部都是总督搜罗来的书,从京师一路带到余杭。”
小厮絮絮叨叨的一路走一路说,走了一路见到的都是姿色平凡的仆妇,一个年轻艳丽的丫鬟也无。陈秀才自然晓得许国之的心病,他幼年时家里颇有一点家底,否则也不可能让他念书。他爹是个爱花弄月的fēng_liú鬼,爷爷死后,唯一的一点家底败光了,待许国之十一二岁的时候,爹搜刮了家里剩下的银子去江南贩丝,都以为他学好了,谁知道到了江南遇到个窑姐儿,把老婆孩子一抛,赎回窑姐儿远走高飞了。为着这个,许国之打小就恨那些当街卖笑的妓子,唯一的一个儿子也管的给老夫子一样,屋里一个年轻丫鬟都不给放。
穿过一座九曲桥,眼前出现一座河流,岸边植满了柳树,柳树后头劈出一块地出来,绿油油的稻穗粒粒饱满,稻田旁边有一座茅屋。
陈秀才没想到偌大的总督府竟然还有这么一处田园风光。这场景陈秀才在熟悉不过了,昔年许国之在家乡的老家就是这个样子,只不过稻田换做了麦田。那时候,陈秀才隔着河岸喊一声,许国之就会探出头答应一声。夏日,两个人会扎着猛子到河里,半天不出来,常常让岸边洗衣裳的文绣吓的大声呼喊。…
身边的小厮见陈秀才望着茅屋出神,笑着说:“总督喜欢田园生活,每次到任上都会建这么一处相似的房舍田地,咱们京师的府上也有这么一处,不过那里种的是麦子,到了江南只能种稻子。说是总督总怀念幼年生活的地方,特特着人修的这么一处,以前在京师,每年麦子成熟的时候总督会亲自拿着镰刀割麦。”
正说着,就见稻田里出现一抹碧色的身影。巴掌大的鹅蛋脸,一双眼睛清透澄澈,一把青丝用同样碧色的丝带绑住,除了衣襟上别着一枚栀子花,其余任何首饰也无。
陈秀才心里“咯噔”一下,但看背影简直像极了姐姐文绣。姐姐也爱穿碧色衣裳,常常站在麦田的一头和许秀才说话,每年夏天洋槐花盛开的时候,她常常摘一朵佩戴在胸襟,那样色和江南的栀子花一样洁白。
小厮见那碧色身影看了过来,轻轻施礼喊了一声:“薛姨娘好。”
薛姨娘轻轻点了头,抬眼见到小厮身边的陈秀才,行了半个礼,低着头施施然到茅屋里去了。
这薛姨娘想必就是许国之身边唯一的妾了,是前头说的他在任职途中解救的卖唱女。陈秀才此番知道许国之为何会把她带入府里了,她整个人的神韵和姐姐极为相似,但细看还是有不同的,姐姐到底做惯了农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