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第一跃(一)(2/2)
地方终是地方,在考场上作弊的现象很严重,甚至有人公开收买主考官。省试那边就开始森严了,可以说到时候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诸学子在排队进入考场,在人群中王巨还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年学子。
说老实话,王巨试图通过科举博取富贵,有钱也不行,有钱无势只是等候被宰割的肥猪,猪养肥了,屠刀来了,要么朝廷,要么各个豪强。
特别未来屠大户蔡京。
但王巨内心能科举十分排斥。
看看这些老年学子,不是科举,是作孽啊。
这个想法有点激进,科举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了科举,寒门子弟才有了一条上位的途径,能舒缓国家的矛盾。
科举以儒学为主,虽然不能抵消官本位思想的危害,但里面有些思想,如仁义爱人,齐家治国,都是有正面意义的。
论策是考核内容之一,其范围涉及到民生国政,经史子集,这样多少开启了学子对时局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宋朝的科举制度只能说优劣参半,明朝的八股文才是流毒非浅。
士兵搜查完毕,走了进去,不停地有学子与王巨打招呼。他们都是州学的学生,不过各自眼神不同了,有的无奈,有的佩服,有的人还带着嫉妒,甚至在心里面想,若是张载收我为门生,手把手的载培两年多时间,我也能有把握中啊。
胥吏带着他们去各自的寝室,许多学子在抱怨程勘。
提前了对王巨来说,有点好处,但大多数学子感到悲催了。
秋后考多好啦,不冷不热,又没有蚊虫叮咬。有的人家中还有农活呢,这一考农活又耽搁了。有心事,还能考好吗?
那个胥吏听着他们的议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考不好,就不要来考。”
大家无语。
王巨低声说道:“杨大郎,尤三郎,二哥,进了考场,心不能慌,一慌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不怕落榜,但自己所学的一定得考出来。”
“你紧张吗?”杨都问。
“还好。”王巨淡淡说。
后面就不大好说了,我两世为人,大考小考,不知道考了多少,有什么好紧张的。
看着王巨的表情,杨都忽然摇头:“你那可能紧张呢。”
不就是考试吗,再紧张还能有那次西夏人入侵王家寨紧张?
胥吏认识他们,刻意照顾,将几个安排在一个寝室里。
几个人进了寝室,外面的举子也全部进来了,士兵“咣”地一场当州学的大门关上。
锁院开始!
ps:谢谢古月墨海588起点币打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