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亲戚关系(3/3)
去,臣相信,大半黄金最终被陛下纳入国库。”而且时间也要不了多久。
这次经王巨提议,各州县官员将会彻查境内所有百姓户数,顶多一个月,全国究竟多少百姓,多少赤贫的百姓,朝廷就会得知了。
相信这次盘果后的总户数,会让所有官员惊讶万分。
当真人口这么快的增涨,大家心中没有压力?况且王巨再三说了它的危害。
另外各州县盘查的还有一个数据,就是各地的物价指数与各个商货的产量。
王巨与李承之两人合伙罗列了两百多种关系到民生的物价,然后让各州县官员派胥吏核实这些物价在这几年的波动情况。
有了这些数据,便能彻底整顿各州县的科配、和籴,也利于各转运司合理调节,如果朝廷真的同意重置南方十二路发运司,那么有了这些数据,就更好不过了。
同时也利于整治公使钱。
简单的一个例子,就如苏东坡从黄州赴汝州就任。
两条路线,一条是直接从陆地去汝州,然后与汝州官员交接,汝州知州了。还有一条,就是他选择的路线,从长江到达大运河,再从汴水返回京城,再去汝州。
官员往来,朝廷是拨了公使钱的,但从陆地去汝州能有多远,并且苏东坡那时是戴罪之身,能拨出多少公使钱。
然而因为苏东坡可能想安逸,也可能是苏东坡想重新回京城混一个脸熟,但因为不知道物价指数,于是选择了水路,这条路就要雇船,雇船不说,路上得要吃,得要喝。再加上他本身手中没有任何积蓄,于是半路上钱就用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天寒地冻,全家又寒又饿,儿子病逝,他只好让船停下,上书朝廷求救。
实际本来大苏还有一个机会,泗州太守刘士彦十分抑慕大苏才情,听闻大苏到来,好酒好菜地招待,并且带着大苏到处游玩。然后两人来到泗州城到都梁山之间淮河浮桥上,大苏意气风发地写下一首词: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淡娟娟,玉宇清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刘太守看后吓了一大跳。
因为这个浮桥是不得随便过的,为了城防安全,若是老百姓夜间过桥则是要罚两年苦役。只是江淮承平时久,刘士彦也不想扰民,于是对百姓夜间过浮桥便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然而大苏这个词传出,那就是刘太守的失职。
刘士彦越想不越对,大苏才情是不用说了,看看这首词写得多好啊。然而他这个比嘴巴真的坑朋友啊。于是招待了一番,立即将大苏打发走了。
若是没有这首词,以刘士彦对他的仰慕之情,略略援助一番,那来的几天后失子之悲情?
当然,作为豪放浪漫的大才子,不会在花销上太斤斤计较,也能理解。
但若是有了这份统计,那么大苏就能看到两条道路的花销,还会不会继续选择走水路?
所以有人嫌麻烦,王巨说了一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