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冒泡(中)(1/5)
王巨先是写熙河,不是怎样经营,而是为了马。
保马法让老百姓养的那个马能上战场吗?
但得到熙河则不同,可以利用王韶那个市易之策,鼓励蕃人养马。可朝廷千万莫要插手,汉人主管,蕃人养马,必会产生纠纷。不过可以激励他们养马,虽然马的繁殖能力不及牛羊,不过它的价格高昂,养马比养牛羊还是划算的。然后官员再用蕃人紧缺的物资与之交换,熙河便可以成为重要的养马基地。
其次是兵,因为得到了熙河,等于无形中得到许多牧场,朝廷可以抽调一些禁兵前往轮戍,但轮戍的时间必须要长,专门将他们培养成真正的骑兵,而非是现在花架子的禁骑兵。
在这里王巨又提到了一件事,宋朝最大的敌人还是北方。
然而河北河东承平时久,当然这是好事,可不利的就是军民不习战斗。
不但河东河北百姓渐渐不习战斗,禁兵战斗力同样变得很差,包括王韶开边,用的多是沿边弓箭手与蕃兵,并没有用多少禁兵。
一旦北方有警,又会象安史之乱那样,因为中原百姓不习战斗,唐朝羽林军堕落,而精锐的唐军则在青海与西域,于是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调来,还是打不过安禄山。
致命的是宋朝都城就在开封,连一个回旋余地都没有。
所以必须及时不停地培养一支精锐禁骑兵。
可能王巨现在说,大伙儿还是不放在心上,但不久契丹看到宋朝大灾,又被熙河拖了腿,于是又来敲竹杠子了。
因此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不是没道理的。再看宋朝,辽国大旱,宋真宗刻意让燕云地区的灾民到宋朝来就食,盛情款待,灾后又派专人将这些灾民护送回去。
不过辽国还算好的了。
甲午战争后,光绪三十二年,听到倭国有灾害,大清立即出十万助赈倭国灾。光绪三十三年,也是中国的灾荒年,自己国家的百姓都吃不饱了,倭国以水灾来告,输江、皖、浙、鄂诸省米粮六十万石济之。
这是何等的国际情怀。
倭国难关熬过去了,然后回报的是几千万条中国的人命……
然后还继续之。
而这次敲诈终于使是史上北宋与辽国彻底走向灭亡。
王巨在努力地扭转着宋朝的命亡,甚至他还做了两手打算。不过这次敲诈正好是一次让大伙能听得进去的机会。
如果禁兵再强大一点,河北河东有一支真正能派上战场的边军,即便金人南下,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只要能拖住,金国又得到了辽国,那么堕落起来更快,就没有危害了。
这是第一件事,从马讲到了兵。
第二件事是关于交趾的。
去年四月,知邕州萧注看到王韶因为河湟建功,获得高官,十分羡慕,于是上书说,交趾虽奉朝贡,实包祸心久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正好交趾与占城作战,被占城击败,因此赵顼将萧注召到京城询问。
毕竟在宋代以前,汉人的传统势力一直是东到玉门关,北到长城,包括灵川平原,象秦朝已经正式统治管理南北河套地区了。东北则到平壤,辽南。南面就是交趾。余下的实力大的时候能达到了伊郎伊拉克,北面则到达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不过那只能算是羁縻,不能算是直接治理。因此在宋朝人眼中,交趾甚至比大理更应当收回来。
赵顼问具体的攻取之策,萧注又答不上。然后担任广南西路度支判官的沈起又上书,言南交小丑,无不可取之理。乃以沈起知桂州,若本路有边事,止申经略司专委处置及具以闻。
王巨在泉州,当然不知道这件事了,即便他有大手指,也不可能一一记清楚所有事情的,就是记得了,因为他的出现带来的改变,有的历史也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他一直呆在地方,若是进入两府,带来的变动会更大,直到面目皆非为止。当然,要的就是面目皆非。
不过这次大旱灾他是知道的,并且知道还要持续到明年,连同江浙都波及到了。
王巨可以默作王安石掉到泥坑里,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