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行歌(2/3)
的蕃妇正在调戏一名禁兵,不知道说了什么,那个禁兵眼睛直勾勾看着她。宁都头走了过去,说道:“孟香娘子,你要石炭,就用篓子装些回家用吧,顺便对寨中的乡亲说一声,只要不对外卖,尽管来拿。但不要带坏我手下啊。”
“宁都头,说啥话呢,奴家可是有官人的。”蕃妇嗔怪道,然后扭着水蛇腰走了。
宁都头来到那个小兵面前,敲着他的脑门子喝道:“王知县与姚巡检再三戒告不要碰百姓的财产,更不得碰民妇,你想找死啊。”
那个官兵脸红红地下去了。
“不错,不错。”张太监从煤堆里转出来击掌道。朝廷也痛恨禁兵扰民,不过屡禁不止,无可奈何。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华池县居然真做到了。
“你们是……”
张太监将自己身份与来意介绍了一下。
人家是中使,往去就等于是钦差,宁都头立即小心地陪着他们下去观看,同时做着介绍。
其实宋朝挖矿技术依然落后,而且因为技术限制,挖得不深,不过矿工们也摸出一些土办法,包括安全方面。打着火把进去,若是缺氧了,火把会熄灭,但现在不叫缺氧,而称为地下有毒气,于是立即出来。为了防止坍方,刻意留下一些岩壁不动,做为撑柱撑壁……等等。
但用了火药后,意味着能进入更深的矿脉。
所以王巨再三戒告,得留下更多的岩壁或煤壁,宁肯不挖,也不能让坍方事件发生。
为了防止出现瓦斯,又用一个沾满松油的小球,小球后面系上铁丝,铁丝后面系上丝线,将小球点燃,顺着矿洞往下滚。安全了,矿工才可以进去。
火药包不能太大,防止爆炸力引起的震动,导致整个坑矿塌陷。只要将矿壁结构炸得松动。随后用工具就能轻易将煤挖出来了。
两个太监一面听着一面看着,心中都有了一个打算,回去路上,看看哪里有石炭坑,也进去看一看。两相一比较,就能看出效率如何。
自煤矿上看了一遭,元旦到来,两人在庆州城逗留了几天,又返回华池县,但不是去华池县,而是去延州,在华池县只是休息一晚上。
但来到华池县,两人都有些古怪,这是在干嘛。怎么这么多人?
仇县尉与杜主薄迎了出来。
“王知县呢?”
“他去子午山看道路了,马上天气渐渐暖和,道路也要重新动工。”
“哦,”两人沉吟一声,王巨的事问也问清楚了,在不在无所谓,于是张太监指着城外的百姓问:“他们在做什么?”
“这也是王知县的主意,说是百姓生活艰难,让百姓乐上一乐。不如这样,天色也临近黄昏。下官先替两位中使安排好下塌之处,吃个晚饭,晚上再带两位中使出来转一转。”
“也行。”
吃了饭,天也黑下。仇县尉与杜主薄带着两个太监出了城。
无数百姓涌来,在城外又燃起一堆堆篝火。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带头领唱,妇人长得不俏丽,可声音很清脆,欲穿云裂石。余下数千名青年男女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行歌?”韩太监道。
行歌又叫踏歌。汉唐之时,每逢元宵节青年男女们都涌出来,选择一个围子,手拉着手跳舞,从黄昏开始,一直跳到天明。唐朝时达到了巅峰,宋朝还有,不过少了,多成了少数民族,并且是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中原几乎看不到了。
“就是行歌,”杜主薄解释道:“王知县说了,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百姓活得太累,欢少苦多。因此派人手组织起来,于华池城外主办了行歌。它还有许多用意,在朝廷许多人眼中,蕃人羌人等于是一词,严格来说是不对的,蕃人其实是指吐蕃人,或者吐谷浑人,也就是青海那边各部族的后裔,羌人多指党项人,也泛指河西走廊与灵夏各部族的后裔,胡人指大漠与西域各部族。”
“不错。”两个太监点头。
北方与西方还有其他的名词,狄人,夷人,戎人……
“因此各部族矛盾很多,那怕是党项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