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入营(1/3)
“没啥,只是想起巡夜军里搭伙的新军,叫陈可昌是通州卫人,这人谈吐文雅,瞅着像是个有能耐的。昨日一早说往来通州、张家湾需要代步的驴子,结果跑到永清县一买就两头。”
与嫂子说了说陈可昌的事情,周朝秀就带了家里祖传的阵用双手雁翎刀前往守备营。
先在巡夜军本铺找到许世平,拿了雁翎腰刀入库的文书,他才把这口配发的腰刀安稳送到库里去。宁愿自己买一口雁翎腰刀,也不想用这口缺乏保养、丢了还要加倍赔偿的破旧雁翎刀。
自家阵用雁翎刀虽说是祖传的,可保养用心,还经过一次包钢重修,斩断目前京师一带流行的日本刀不成问题。
张家湾守备营,守备戚宣可不是什么低阶将领,整个张家湾官阶比他高的也就一个户部常驻张家湾管理仓储的侍郎。
周朝秀这些新军傻乎乎去守备营报到,挨一顿板子都是白打的,必须要有人领着他们去。许世平的官阶不足,那位韩千户亲自出面领着他们一众人去守备营,主持交接工作。
空阔校场中,他们进来时已开始了每日晨检的操训,一队队下操军士持矛列阵,进行着战阵、队列演练。
可能是突然见了营外来的新人,不论是下操演阵的军士,还是摇旗发令的旗牌官,都拿出了往日最好的状态来。成排如林的枪矛挥动,整齐的步点,有序的阵列收缩、扩张,每个小方阵就如一只刺猬一样,整体去看真好像一只只刺猬在挪动,让人不敢阻挡,更别说去吃这些刺猬。
比起民户新军来说,军户出身的新军天生不畏惧军营气氛,一个个东张西望模样惊奇,却不敢出声交谈。
校场北面,检阅木台下,守备将军戚宣一身对襟黑漆鱼鳞甲,金灿灿的黄铜环臂甲,头戴八瓣儿盔,盔上山字立顶高一尺,装饰一团红缨。这是个留着薄薄一层鬓须的中年将军,唇上、颌下无须。
一种显得比较彪悍的胡须造型,多由青壮年武官使用。
韩千户登台与戚宣一同检阅各队操演进度,并不交谈事情,周朝秀等一众入营来的巡夜新军仿佛随从一样,被晾在一旁。
周朝秀也四处打量,这座营区最少也有百年时间,营垒墙壁多是石砌,不是土墙或栅栏那种临时应急的,而且其中树木葱郁,往往三五颗大树就能形成一大片阴凉。
除了军服、旗号是新鲜的色泽外,其他的种种一切都有一种老旧的尘土感。
“这位戚守备也是京营里有名号的人物。”
见演阵的守备营军士解散大阵,以小队单独训练气氛嘈杂时,陈可昌对周围几个他看上眼的人低声说:“算起来,戚守备出身将门,将门有将说的就是戚守备这样的人家。人家祖上是太祖爷的亲兵,赐四品世袭佥事。如今,戚守备以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任张家湾守备,是三品官。张家湾近几年并无强盗抄掠,绥靖地方没出差错,该升调一级了。”
三品在京武官,周朝秀听了目光一亮,这一年下来得多少俸禄呀!
大明朝的官员俸禄,真的不低!
正三品的京官,年俸四百二十石,本色俸禄一百四十四石,折色俸二百七十六;本色俸由米、银支发,折色俸折的有点狠,前后加起来一年也有十二石大米和七十两银,至于折的那几千贯宝钞,不提也罢。
还有武将特有的养廉田,这个数顷不一,是朝廷专门拨给武将的福利,不是周朝秀能知道的。可从大明律上,他很清楚一个在京三品武官的年收入,除了十二石实发的大米、七十两白银外,还有免税田、免役丁口名额,这些都是钱。
如果爬到正一品,那一年除了必须拨发的十二石大米口粮外,还有二百两出头的本色、折色俸禄综合结算的银俸。几乎,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不论在京还是在地方上,有兼职的情况下,支发的是双职俸禄,或三职俸禄!
检阅木台上,戚宣打量着一众巡夜新军,见这帮人一个个站的有模有样,再看那眉宇里的自来熟、痞样,就知这批人全是京卫出身。
京卫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