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劝进之声(1/2)
李翊欣然一笑道:“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皇家有皇家的礼仪,民间有民间的规矩,两国之间的交往更得有相应的礼节。大帅贵为大理国万民之主,为万民所敬仰,也赢得邻邦的敬重,我怎敢稍有差池呢。何况,段大帅非是以前的通海节度使了,如今坐拥整个大理国,怎能与以前相比呢?”
段思平微微一笑道:“李大帅此言虽然有理,但段某却从来不以为然。若想将士用命,百姓归心,必须要求做首领的与部众同甘共苦,才能同心同德、矢志不移。即便做君主也是这个道理,何况本帅现在还不是什么君主呢。呵呵!李大帅不远千里而来,一路上辛苦的很,咱们还是到里面再慢慢叙谈吧!”
众人进到里面,硕大的华丽厅堂内早就摆好了酒宴。分宾主坐下,段思平仍然像以前一样,与李翊在上首各据一席相对而坐,下面的众人则按照品级,每人一席依次落座。
段思平举杯与众人共饮一杯后,悠然长叹道:“想我南诏故国,以唐为师,辞赋文章、风华绝代,率种归附,累代如此,风物文章自有fēng_liú,且绵延国柞三百余年,令人顿生仰望之心。”
“奈何嗣后国势倾颓、小人得道,贤良之士每受戕毒,人民渐生离徳之心。而杨氏心怀叵测之心,致有趁机篡逆之所为,抚念至此,心常惴惴然。”
“段某才德低微、彰名不显,威望不足以帅其民,德能不足以居其位,虽然侥幸殄灭奸党,拨乱反正,但却实不足以承继大统。虽有万民所请,心中却实在难以决断啊!”
听到这里,李翊心中了然。但凡改朝换代之时,所承继者,大概都要自谦自贬一番,在群臣和百姓的一再拥趸下,这才以众意难违为由,勉为其难的登基大宝。这种老套路,连段思平这样雄才大略之辈也难以免俗,自己又能说些什么呢!
李翊正沉吟不语之时,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慨然道:“兄长此言差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大义宁国伪国逆天行事,远贤者、近小人,残害忠良、荼毒百姓,肆意掠夺民产,已是天怒人怨。如今天意民心已经属意兄长,名正言顺,正是该大有作为之时,兄长何可谦辞邪!天与不取,必致民有怨望,这是兄长愿意看到的吗?”
董伽罗起身说道:“我大理国号已立,将士归心,民心所向,百族顺服。三日后就是大王登基之日,难道还要把杨氏子孙请回来承继伪国血脉吗?天心民意昭昭可鉴,海内万民莫不臣服,大帅应当顺乎天心民意,及早登基大统,开基我大理万年之国柞。”
“若是妄自菲薄,犹自置民望于不顾,臣民百姓们也是不会答应的。况且,所有部族酋长都已经表明了支持的态度,百姓们更是真心拥戴,这个大理国国王之位非大帅莫许,否则的话,背离军心民意,还有谁会再支持我们呢?”
段思平黯然垂首沉思了一会儿,阖然长叹道:“我大理国臣民虽有所请,各部族也没有什么异见。但段某实在是心有不足,力有不逮。偌大的国家交在我的手上,若是理政无能、惠民不逞,岂不是有负万民所托吗?所以啊!我一直犹豫不决,实在是难以面对这么重大的责任啊!”
李翊知道戏肉已经来了,是该自己出面的时候了。总不能就让他们君臣就这么喋喋不休的耗下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自己这外人说上几句,想必效果就要好得多了。
李翊面色凝重的对段思平道:“段大帅,李翊乃是外邦臣属,本不该置喙多言,以免触了忌讳。但是在下却有言语在喉,不吐不快,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段思平欣然一笑道:“李大帅乃我国贵宾,哪有什么忌讳可言?李大帅有话请讲。”从他这急不可耐的渴盼神情就可以看出,他早就等着李翊这句话了。
李翊微微一笑,一本正经的道:“在下曾经亲眼目睹大义宁伪国的轰然倾颓,也见证了目前大理国立国的艰辛历程。在下认为,一国臣民所期盼者,无非就是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天下太平,正所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